“知道了,李師傅。”雜役不疑有他,繼續忙碌。
接下來的烹飪過程,李三親自掌勺,他將那些拌了巴豆粉的豆角,與肉末和其他配料一起下鍋爆炒。
高溫和油脂,進一步掩蓋了巴豆粉可能存在的異味。
出鍋時,一盤色香味俱全的肉末炒豆角便完成了。
午膳時間到。
孩子們像往常一樣排隊打飯。
今天的主食是白米飯,配菜有紅燒肉、肉末炒豆角和一碟清炒時蔬,還有一碗蛋花湯。看起來豐盛無比。
李三站在打飯窗口后,眼神躲閃,不敢看那些興高采烈的孩子。
他心里默默祈禱,希望藥性不要太強,希望只讓少數幾個孩子有點不舒服就好。
孩子們領到飯菜,開心地回到座位大快朵頤。
那盤肉末炒豆角很受歡迎,尤其是里面的肉末,很快就被搶光了,豆角也吃了不少。
起初,一切正常。
飯堂里充滿了咀嚼聲和孩子們的嬉笑聲。
然而,約莫過了半個時辰,就在午休即將開始時,異狀開始出現。
最先是一個坐在角落的、約莫七歲的小男孩,他突然放下飯碗,捂著肚子,臉色發白,額頭上冒出冷汗。
“先生,我肚子好痛。”他虛弱地說道。
緊接著,旁邊一個扎著羊角辮的小女孩也開始哭鬧起來:“娘,嗚嗚,肚子疼,想拉粑粑。”
如同連鎖反應,飯堂里接連有孩子出現腹痛、惡心的癥狀。
有的孩子開始嘔吐,將剛吃下去的美味飯菜吐了一地;有的孩子則迫不及待地沖向茅房。
一時間,飯堂里哭鬧聲、嘔吐聲、驚呼聲響成一片,亂作一團。
學堂的博士和雜役們慌了神,連忙上前查看。
老博士經驗豐富,一看這情形,臉色頓時大變:“這是中毒之象!快!快去請郎中!快去稟報官府!”
李三躲在廚房里,聽著外面的混亂和哭喊,臉色慘白如紙,渾身抖得像篩糠一樣。
他沒想到藥效發作得這么快,波及的孩子也遠比他預想的多!
強烈的負罪感和巨大的恐懼,幾乎要將他吞噬。
很快,郎中和官府的人先后趕到。
郎中診斷后,確認是誤食了瀉藥所致,所幸分量不重,孩子們雖上吐下瀉,但暫無生命危險,需服藥調理。
官府的人則開始嚴密排查食物來源和烹飪過程。
李三被單獨叫去問話。
他強忍著恐懼,一口咬定所有食材都是按規矩采購和烹飪的,自己絕未做任何手腳。
他甚至故意引導,說會不會是豆角沒炒熟,或者有人送來的食材本身有問題。
調查一時陷入了僵局。
但學堂中毒事件,卻像一陣陰風,迅速在安州城內傳開。
剛剛對圣徽統治和新學堂建立起來的一點好感和信任,瞬間被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影。
家長們聞訊趕來,看到孩子痛苦的模樣,心疼、憤怒、猜疑的情緒交織在一起。
各種流蜚語開始滋生——“圣徽的飯食不干凈”、“學堂風水不好克孩子”、“是不是有人故意下毒?”
柴房里那包剩下的巴豆粉,如同一個惡毒的詛咒,深藏在李三的袖袋中,也深藏在這起事件的背后。
樸志雄等人的陰謀,在這綿綿陰雨下,暫時得逞了。
而無辜的孩子們,則成了這場無聲戰爭中,最先受到荼毒的犧牲品。
學堂上空,原本漸漸散去的陰云,再次聚攏,且更加濃重。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