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敘白想了想,問道:“大人的子女,都是他夫人生的嗎?”
季青臨含笑道:“是啊,韓家有規矩,四十無子才許納妾,司使大人的夫人一連生了六個兒子,大人沒有納妾的借口啊,夫人去世后,大人也沒有了納妾的心思,連續弦都不肯的。”
那張報名須知一貼出來,就在鳳凰山中引起了無數非議。
不少人都暗暗嘲諷,不愧是武德司的莽夫,這哪里是在選宮妃,分明是選牲口的把戲,簡直是一種侮辱。
可是說歸說罵歸罵,報名的人并沒有因為這張報名須知而停下腳步,反倒絡繹不絕,險些要踏破了武德司的門檻。
華延宮。
文太后捧著宮人抄錄下來的報名須知,看的眉眼俱笑,轉頭對韶音道:“你看,這李家二郎還真是個妙人啊。”
韶音也聽到了宮人對李敘白那番話的轉述,一想到先帝不擇手段瘋狂求子的一生,她便不寒而栗,心有余悸。
再看看李敘白這張報名須知,就打心眼兒里覺得,文太后對李敘白的評價,真的是再準確不過的了。
“太后娘娘真是慧眼識英才,李大人也沒有辜負太后娘娘的希望。”韶音附和道。
文太后笑的格外舒暢,對李敘白的這套做法,簡直滿意的不能再滿意了。
她很認同李敘白的那套說辭。
什么貌丑貌美,什么有才有德,那都是虛的。
能繁衍子嗣,那才是實實在在的。
只有年輕的小郎君小娘子,才講什么情投意合,矯情。
沒有子女的牽絆,只剩下了柴米油鹽的糾纏,和一眼就能看到八十歲的平淡,再多的情投意合,也要消磨成了兩看相厭。
有了子女,未必就能天長地久,但一定沒那么容易曲終人散。
尤其是在這寂寂深宮里,子女是后宮女子的立足之本,古時是不被殉葬的根本,今時是泰然自若的底氣。
有了這紙報名須知,文太后對這場不那么正經的選秀大會,多了幾分期待。
三日時間過去了,人潮鼎沸了三日的武德司衙署安靜了下來。
那三日的熱鬧,幾乎讓人忘了,武德司這個地方,曾經沾滿了人命和鮮血。
李敘白按照前世那些選秀節目的流程,制定了一系列的考核項目,報名之后還有遴選,類似于他前世的海選,只是大虞朝的遴選略有不同罷了。
李敘白帶著探事司眾人初篩了一遍名單,將不符合報名要求之人淘汰,留下了符合要求的名單。
即便淘汰了近三成,但是進入遴選的人數,還是達到了三百六十人之巨。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