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王臉色微變。
“皇上。”裴丞相跟著開口,“老臣以為賢王說得在理,增設幾位輔政大臣,為皇上分憂解勞,朝中事務由輔政大臣們共同商議,這樣一來,便不用擔心大權落于一人之手。”
武王同意,凌王用意。
其他人也同意。
不過戶部尚書姜清河有異議:“眾所周知,先帝在位時,賢王、武王和凌王曾經都是爭儲的皇子之一,三位王爺若是做輔政大臣,臣擔心會出現結黨營私、篡位奪權的事情發生,裴丞相身為百官之首,倒是做輔政大臣的合適人選,但皇后乃是丞相之女,臣亦擔心裴丞相存有私心,所以輔政大臣一事,臣以為可行,但人選上需格外謹慎。”
晏九黎安靜地聽著他們你一我一語,并不輕易發表意見。
等殿上眾人說完,晏玄景目光一一從三位王爺臉上掠過,在裴丞相臉上停留片刻,悲哀地意識到,朝中真正能讓他信任的人居然只剩下了裴丞相。
顧云琰是個不堪重任的。
皇后是裴丞相的女兒,且皇后膝下有嫡子。
只有裴丞相會真正對他忠心。
如果真要設輔政大臣,裴丞相是最合適的人選,可悲哀的是,他深受蠱毒威脅,偏偏身不由己。
晏玄景很快移開視線,環顧大殿之上:“朕做皇帝七年,魄力不足,受人蒙蔽,指使朝堂被蛀蟲腐蝕,皇族威嚴一失再失,而今有長公主雷霆手段,肅清朝堂,整頓朝綱,朕覺得很欣慰。朕養病期間,朝中大事全權由長公主做主,輔政大臣暫時就不必設了,暫由七妹做個攝政長公主吧,退朝。”
群臣愕然。
賢王臉色難看,不敢相信這難得的機會,皇帝竟然放棄了。
晏九黎已經囂張得把他這個皇帝尊嚴踩在腳底踐踏,他還要交出攝政大權,將朝政大事交由晏九黎一人做主?
真是個昏君,懦弱又怕死的昏君。
群臣恭送皇上。
下朝之后,賢王攔住晏九黎的去路:“七妹留步。”
晏九黎冷道:“朝堂上沒有兄妹,請叫我長公主。”
賢王僵了僵:“長公主真是好本事,三番兩次逼迫皇上做出不由衷的決定,如今竟然連朝政大權都完全握在自己手里,本王很想知道,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晏九黎淡道:“無非就是四個字,不擇手段,外加三個字,不怕死。”
賢王不發一語地看著她。
不擇手段誰都可以做到,不怕死也很多人能做到。
但能做到不怕死又不擇手段的人卻很少。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