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貴妃若只是低頭示弱,必然請不動晏九黎。
她是命人送了張紙條到晏九黎手里,告訴她,自己知道太后偏心的原因。
晏九黎本就要查這件事,但也并未真正用心去查。
在刑部大牢用鞭子逼供過趙長澤,沒能得出答案之后,她就走了,那日若以趙家人性命刑訊趙國舅,或許能得到一個答案。
但晏九黎自認為是個恩怨分明的人。
趙國舅至今為止沒有真正得罪過她,他兒子犯的錯已經付出了代價,也牽連了趙氏全家,她沒打算把太后的錯發泄在趙國舅身上。
何況他們最終都是要死的。
讓他們死得痛快點,是她僅有的一點仁慈。
走進甘泉宮,晏九黎示意其他人在外面候著,然后跨進殿門,看著坐在椅子上面色頹白憔悴的顧貴妃。
“你來了。”顧貴妃抬手屏退宮人,看著晏九黎的眼神帶著點怨恨不甘,語氣卻又帶著無能為力的祈求,“如果我告訴你真相,你能不能把云琰放出來?”
她沒有拐彎抹角,直接談條件:“放了云琰,別讓他再做面首,再把六公主也放了,給他們賜婚,讓他們結成夫妻。”
晏九黎眉梢微挑,語氣淡淡:“相較眼下的局勢來說,貴妃提這樣的要求,著實出乎本宮意料。”
顧貴妃沉默須臾,自嘲一笑:“你以為本宮會為皇上求情,或者給本宮的兒子求一個儲君之位?”
晏九黎沒說話。
“就算我真求了,你會答應嗎?”顧貴妃自問自答似的,“不會,你把皇上逼到如此地步,怎么可能讓他的兒子坐上儲君之位?”
孩子早晚要長大的。
不管扶持哪位皇子,都是為以后埋下隱患,除非她覺得自己活不到那個時候。
否則晏九黎絕不可能答應這樣的條件。
“聽說你前段時間質問太后,關于你的身世問題。”顧貴妃很快歸正傳,語氣有些復雜,“不愧是長公主,只因太后態度冷淡就對身世生出了懷疑,這種超乎尋常的敏銳度讓人望塵莫及。”
晏九黎眸心微細,帶著幾分嘲弄的口吻:“太后對本宮的厭惡和不屑已經懶得偽裝,本宮只是心存懷疑罷了,談不上什么超乎尋常的敏銳度。”
她反而覺得自己很遲鈍。
但凡太后不是把鄙夷和厭惡表現得這么明顯,她都不會懷疑太后和她的母女關系是否有假。
顧貴妃淡道:“你愿意答應我的條件嗎?”
“如果你所說的話都是真的,本宮自然可以答應。”晏九黎神色淡淡,“區區一個顧云琰,對本宮來說無足輕重,關在長公主府還浪費糧食。”
至于賜婚他跟晏寶瑜。
晏九黎倒是能猜透顧貴妃此時的心思,不過是覺得顧云琰年齡已經不小了,盡早成親給顧家傳宗接代才是正事。
他這些日子處境很糟糕,其他權貴世家女子必然不會輕易嫁給他,所以娶晏寶瑜是速度最快,不用耽誤太多時間,且能最順利完成迎娶議事的女子。
晏九黎對顧云琰沒有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