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聽說了,好好的突然就地動了,而且欽天監的人提前也沒有看出來,地動前也沒有任何異常,這地動來的蹊蹺,定是皇后給我們帶來的不幸。”
“奈何皇上被皇后娘娘迷惑了,不管朝臣怎么要求皇上廢后,皇上都不肯,以后皇后還不知道會給咱們大盛帶來什么禍事呢!”
“皇上如此英明,怎么會娶到這樣一位皇后呢!真是大盛的不幸。”百姓不免擔心起來。
“早知道是這樣,當初還不如讓盛王繼位呢!至少盛王不會娶別的國家的女子為后。”有人小聲說。
“你們在胡說什么?盛王是亂臣賊子,已被處死,你們居然在這里支持盛王,是想被當成亂臣賊子一起被問斬嗎?”祝景安見不得別人如此議論妹妹,冷聲開口訓斥。
百姓嚇得立刻跪下來認錯:“鎮國公息怒,草民失,還請鎮國公饒恕。”
祝卿安朝哥哥搖搖頭,示意哥哥莫要與百姓計較,否則哥哥便會被冠上以公謀私,袒護妹妹,傷害無辜百姓的罪名。
祝景安只能平復下心情道:“以后莫要再議論,都去幫忙吧!”
“是。”聚在一起議論的百姓,立刻散開了。
顧知意安慰道:“卿卿,那些人的話你不必放在心上,地動是天災人禍,豈是人力能做到的,百姓無知,才會信這種傳聞。”
“不必擔心我,我不會放在心上,從小到大,我遭到的非議太多了,做女將軍的這些年,更是議論聲不斷,若是我都在乎,現在只怕早就被氣死了。”祝卿安笑道。
“妹妹不在乎就好。”祝景安心疼道,自從他在戰場上廢了雙腿,祝家都是她一個人在扛,真的苦了她了,所以不管別人如何說她,在他心里,卿卿永遠是祝家的福星,是祝家最好的女兒。
“我去幫忙。”祝卿安不去在乎別人的議論,跑過去幫忙救人。
祝景安和顧知意也去幫忙。
大家有條不紊地救治被掩埋人員,雖然房屋損壞嚴重,好在救援人員來得及時,把掩埋的百姓救出來,死亡的倒不是太多。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被掩埋在深處的百姓,出現了不少傷亡,現場哭喊聲不斷。
“爹爹,爹爹——”有一位老者被抬出來,因為年紀大,又被橫梁砸到,已經沒了氣息,他的兒女悲痛地大哭。
緊接著又抬出了幾名死亡百姓,他們的家人痛苦地大哭。
被寧安王趕來幫忙的三位大人過來查看情況,看到了祝卿安,相視一眼,眼底劃過一抹算計,立刻上前大聲行禮:“參見皇后娘娘。”
百姓清晰地聽到了三位大人的行禮聲,立刻看過去:“她是皇后娘娘?她怎么會在這里?”
“難怪剛才救出來的人都沒事,自從她來了之后,便有很多人救出來后便沒氣了,定是皇后娘娘的出現害死了他們。”
“沒錯,皇后娘娘是不祥之身,出現在哪里,哪里便會有不幸。”
“對,讓皇后娘娘離開。”
“離開,離開——”百姓異口同聲地高呼。
祝景安想替妹妹說話,卻被祝卿安阻止了,看向眾人道:“既然大家不歡迎我,我現在便走。”
“卿卿——”顧知意很心疼祝卿安。
“沒事,我先走了。”祝卿安沒想到有一天,她會從人人夸贊的女將軍,淪落到人人厭棄之人。
她并不怪百姓,他們身在最底層,什么都沒有,只有家人,看到家人傷亡,他們被謠蠱惑,找個發泄口發泄自己的心情可以理解。
這一切定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瀾。
于是祝卿安來到了封安瀾住的小院。
封安瀾坐在桌前正擺弄著龜殼和銅錢,口中念念有詞。
祝卿安走進來開口詢問:“大祭司這是在做法?”
封安瀾淡淡一笑道:“算算大盛的國運到什么時候。”
祝卿安自信道:“大盛現在有明君在位,定會昌盛千秋萬代。”
“你對蕭璟御倒是很有自信,他的確是個有能力的明君,但因為娶了你,可能會改變大盛的國運。”封安瀾表情認真道。
祝卿安質問:“你什么意思?”
“你是西華國人,又是身份特殊的大祭司女兒,留在這里會引起民憤和朝臣不滿,若是他一直護著你,便會對他不利,長此以往,便會讓百姓和朝臣失望,反對他。
所以從你身份暴露的那刻起,你留在他身邊,不但不能幫助他,只會影響他成為千古明君。”大祭司態度嚴肅地講述。
祝卿安聽了她的話,陷入沉思。
封安瀾眼底劃過一抹笑意。
隨即祝卿安看向她道:“你說的話我不信,我相信事在人為,人定勝天,只要我一心為大盛,為大盛的臣民,我相信他們會接受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