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樂來樓掌柜的死,玉音閣的風波,算是徹底平定。這個結果,出乎了太多人的預料。樂來樓掌柜為漢王府做事,已有近十年。十年來,一個樂來樓,不知道為漢王府賺了多少銀子。她的身上,可以說死死的貼著漢王府的標簽。因為這個背景,哪怕是長安的一些權貴,或是朝中的四品以下的官員,也都得給她幾分薄面。借著漢王府的威名,她這些年,做事可謂是肆無忌憚。一些小的樂坊青樓,好不容易培養出一位有名的姑娘,很快就會被她挖走。遇到不配合的,只需過一段時間,對方的姑娘,甚至是掌柜老鴇,就會莫名其妙的失蹤,從此消失在人們的視線。誰也沒想到,這次惹上玉音閣,死的居然是孫掌柜。這其中的一些內情,早已人盡皆知。樂來樓跋扈慣了,這次將主意打到了玉音閣身上。雖然玉音閣閣主和大理寺卿之子的傳被證明是假,但出于小心,就連天音院也只是小小的挖人試探。樂來樓倒好,直接欺上門來。她們不僅找了許多潑皮閑漢,每日到玉音閣搗亂,驅趕客人,讓她們沒辦法做生意。樂來樓的掌柜,還親自來到玉音閣,欲要用極低的價格,逼迫鳳凰姑娘轉讓玉音閣。數日之前,大理寺莫名的下了一道命令,長安掀起一股除惡浪潮,大量的潑皮閑漢被處理。大理寺直接出手,無疑也坐實了他們的關系。玉音閣背后是李家。樂來樓的背景是漢王。所有人都在等著看好戲。誰也沒想到,竟然會是漢王先讓步。樂來樓的守衛那么森嚴,什么人能在大白天,越過重重守衛,潛入孫掌柜的房間,將她殺死之后,又安然離去,沒有被任何人發現。在這件事情中,孫掌柜無疑被當成了棄子。漢王不愿意因為他,和李玄靖起沖突。李玄靖是出了名的護子,他要是出手,抹平一個樂來樓,不是難事。大多數百姓,只知道李玄靖是權臣奸佞,通過這件事情,才對他的權勢有了更為清晰的認知。能讓最有可能繼承皇位的皇子,殺掉十年的親信,低頭讓步。古往今來,能做到這一點的權臣,一只手都數得過來。漢王府。一道年輕的身影,皺著眉頭,大步踏入一座大殿。外面寒冷無比,但大殿之內,卻溫暖異常。年輕公子脫掉身上的大氅,兩名侍女立刻伸手接過。年輕人看著錦榻上的一道身影,蹙眉問道:“父王,你殺孫掌柜干什么,她為王府做事這么久,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現在外面都說你怕了李玄靖,你這不是丟我們漢王府的臉嗎?”錦榻之上,一名中年男子從兩名身材豐腴的女子身上爬起來,說道:“倒也不是怕他,只是不愿意招惹他,樂來樓的掌柜誰都能當,不給李玄靖一個交代,不知道他暗中又會怎么報復,伱也知道,你皇祖父有多么信任他……”年輕公子難掩臉上的失望之色。哪有皇子怕臣子的?父王什么時候才能爭氣一點兒……他擺了擺手,拿回自己的大氅,恨鐵不成鋼道:“算了,我走了,真是的,我怎么會有你這么一個丟臉的父王……”他離開的時候,與一位中年官員擦肩而過,中年官員對他微微行禮,他也象征性的抱了抱拳。中年官員走進大殿,漢王從床上下來,命兩名豐腴女子退下之后,才笑著說道:“甫之來了,坐。”中年官員沒有坐,關上殿門之后,說道:“殿下,您有些心急了。”漢王眉梢一挑:“你認為本王做的有疏漏?”中年官員道:“這幾個月內,先是鄭天興,又是曾艷,接著是孫錦,殿下出手太頻繁了些,我擔心有心人會察覺。”漢王不以為然的說道:“鄭天興是被小妾殺的,曾艷死于盜賊之手,孫錦得罪了李玄靖的兒子,本王殺她,給李玄靖一個交代,你覺得有什么問題嗎?”表面上看,自然沒什么問題。但鄭天興案,蝴蝶被抓。曾艷一案,險些露餡,為了補救,又額外損失了一位死士。這兩件案子,都差點被李玄靖的兒子查出端倪。這一次,案件更是和他直接相關。一旦有失,這十年的布局,都將毀于一案。漢王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甫之啊,你的膽子還是太小了,當年的卷宗,都已損毀,只有吏部和尚宮局存留,那里也都被我們安排了人,若是有人調閱,你我不可能不知……”中年官員沒有說什么。換做別人,他自然放心。但和李玄靖扯上關系,他心中總是沒底。他看向漢王,認真說道:“謹慎起見,最近殿下還是不要再出手了,李玄靖之子,一直在刑部修行,若是再發生命案,一定又是他經手,此人聰明至極,屢破奇案,我擔心會有什么閃失……”漢王笑道:“他再聰明,能聰明的過李玄靖,就算是李玄靖,我們也不是沒有利用過,他不也什么都沒有發現嗎?”他不以為然的一笑,說道:“你們都說李玄靖聰明,他若真是聰明人,又怎么會選擇扶不起的淳王,你難道看不出來,諸皇子之中,父皇選誰都不會選淳王,都說李玄靖聰慧絕倫,我觀李玄靖,不過是徒有虛名而已……”中年官員心中輕嘆。沒有背景,正是李玄靖選擇淳王的原因。倘若淳王也像其他幾位皇子一樣,每個人的背后,都有各方勢力站臺,陛下也就不會如此的信任李玄靖了。但這些話,他不能直接說出來。見他依舊眉頭緊鎖,漢王只能道:“好了,本王答應你,近期不會再出手,你就放心吧,這件事情,滴水不漏,不會有什么閃失的,一會兒留下來用膳,我們許久沒有在一起暢飲了……”想到一事,他又問道:“對了,你在吏部安插的棋子,要不要處理掉,本王不擔心李玄靖,倒是擔心他……”“不必,下官覺得,他沒這個本事,而且,他是下官的同鄉,日后也能收歸己用,過段時間,下官會想辦法將他調走的……”“那就聽你的吧……”……吏部。幾名官員正在小聲議論。“那件事你們聽說了嗎?”“哪件事?”“樂來樓的孫掌柜死了。”“沒想到,漢王居然會做出這樣的讓步……”“可能是不想為了一個小小的掌柜,得罪李大人吧……”案牘庫掌固趙河,聽著這些人的議論,不露痕跡的離開。他來到一處衙房,見左右無人,從抽屜中取出一份親筆抄寫的名錄。這些卷宗之上,寫滿了名字。那位大人物,一直讓他留意一位官員的卷宗。他暗暗留了一個心眼。回來之后,借著職位的便利,他找機會,自己查了查。這一查,還真讓他查出了一點端倪。那位大人讓他留意的清河縣令顧文翰,是曾經的東宮司經局校書郎。而那一次,當他提起“鄭天興”的時候,那位當朝三品大員,曾經有過不小的失態。趙河又查了查,這位名叫鄭天興的官員,曾任東宮內直局書吏。東宮,都是東宮。好奇之下,他將當初東宮的官員名錄,偷偷抄寫了一份。經過他一番隱秘的調查,發現這些年,這些曾經的東宮官員,有數位都死于非命。有因為犯了案子,被朝廷抄家的,有被自己小妾殺死的,有游船不小心墜湖淹死的,甚至還有吃河豚被意外毒死的……這些人的死法千奇百怪,沒有一個重復的。那些卷宗中,還零散的提及了幾個內宮女官的名字。有一位叫曾艷的,曾經是內宮掌藏。趙河剛剛關注到她,沒幾天就得知她死了,被入室盜竊的盜賊殺死在家里。還有一位叫孫錦的女官,是內宮掌嚴,以前負責掌管內宮妃子的首飾、衣服,后來成為了樂來樓的掌柜。現在她也死了。這些人的死,難道真的只是巧合?趙河隱隱覺得,他似乎發現了一個天大的秘密。雖然他現在還不知道這個秘密是什么,但他覺得,他能否升官發財,或許就靠這個秘密了……京兆尹大人雖然位高權重,又是他的同鄉,但只會給他畫餅。自己的命運,還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啊……大理寺。一名青年走進來,說道:“大人,樂來樓的掌柜死了,應該是漢王主動動手的,這筆賬,恐怕又有人要算在大人頭上了……”他都能猜到,外面會怎么傳。李玄靖權勢滔天,就連漢王都得低頭,為了給李玄靖交代,甚至要賜死自己多年的親信……青年離開之后,李玄靖從一堆卷宗下取出一張紙箋,將“孫錦”的名字,用朱筆圈起來。可以看到,這張紙上,已經有數個名字,被畫上了紅圈。他臉上露出饒有興趣的表情,望著剩余的幾個名字,低聲道:“顧文翰,鄭天興……,曾艷,孫錦,下一個輪到誰了?”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