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開科舉,文武兼備,不拘一格降人才!”
“創新武備,重視機巧,編練新式大明軍!”
“重整吏治,提高官俸,明確官員職屬權!”
“統一賦役,清丈土地,使耕農者有其田!”
朱林一口氣說出。
朱元璋張了張嘴愣了半晌。
他驚了!
這一條條令人叫絕的國策法子,真是這個愛做生意的便宜民間兒子的小腦瓜想出來的?
片刻后。
朱元璋凜聲道:“林兒,你所說的這些方略是有道理,可落實細處又該如何呢?”
“簡單!”
朱林掰著手指頭說了起來。
“首先,科舉必須趕緊重開,讓天下的有才之士都能被發掘,不能重文輕武。一個人只要會文或者會武即可,但是一個國家卻要文武兼備。除了文武以外,商業農業水利天文建造等各個方面的人才,都要讓他們有機會發揮才干,不能歧視,甚至組建相關學院以供他們生活研究。”
“其次,大明軍隊在這個時代的確精銳,因此才能建立大明。但時代是發展的,軍隊也應順時而動,不僅軍制要革新,武器裝備也要不斷發展!在我看來,火器才是將來軍隊的趨勢所在,必將取代冷兵器。因此,加緊研發火槍火炮之類的武器,才能使大明軍隊立于不敗之地。”
“接著便是吏治了。自古以來,官員上承皇命,下聯百姓,有沒有一批合格的官員也是一個帝國能不能夠強大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現在很多官員往往是通過各層各級的關系推薦上來的,雖然有一定威望和能力,卻正因為這樣容易陷入了復雜的人際關系網中,而不能真正的做到為國為民做事。所以,必須整頓吏治,肅清腐貪……具體方法,如果老爹有興趣,我也可以給你寫個領先這個時代的治理官員的小冊子。”
“然后,現在大明依舊處于農耕時代,安老百姓的心才是發展的根基。雖然大明建立十余年,但土地兼并和隱藏真實田產的現象極多,很多老百姓依舊是苦哈哈的給地主和貴族種田,而自己卻只能維持溫飽。在這種情況下,老百姓又怎么有精力培養子女,為國家人才做貢獻,甚至改進生產方式,提高稅收呢?”
“還有……”
朱林語氣越來越激動,說到最后站了起來,指著地圖,作出了更加詳細的說明。
朱元璋沉默著,看著精致的地圖出神,不怒而威。
宋濂反倒不再像之前那么害怕,聽著朱林所說,十指顫抖,不住點頭,深以為然。
絕了!
朱林所說的是兩個人以前從未想過的。
從老百姓到軍隊,從鄉野到朝堂,朱林的法子幾乎都涉及了。
說到底。
國家不發展,國家不富裕,根本上是老百姓的生產力得不到解放。
“解放生產力……”
朱元璋聽著朱林最后這句話,嘴中喃喃念著。
“是。解放生產力的前提就是解放人!這個時代的老百姓過得太苦了!人生幾十年,一輩子全花在了土地上,活得懵懵懂懂,不知家國,不知發展,說是愚昧都不足為過。只有讓他們徹底解放了,整個國家整個民族才能質變!那些皇親貴族趴在老百姓身上吸血,依我看,就算把這些吸血鬼們都鏟除,都算輕的,就應該打土豪分田地實現共……”
朱林不斷說著。
“咳咳……”
宋濂聽到這,卻劇烈咳嗽起來。
這小子太敢說了!
竟要鏟除皇親國戚?
最后豈不是要鏟除皇帝了?
驚世駭俗啊!
聽到咳嗽聲,朱林這才意識到老爹也是皇親國戚,忙止住話頭。
雖然對方是自己爹,但那也是朝廷中人,自己所說的這些太過超越時代,要是老爹心一狠,向皇帝舉報,來個大義滅親,不就完了嗎?
所以。
“說過了,嘿嘿。”
朱林摸著頭笑了笑,一臉憨厚道:“爹,我這些呢,就是平日胡思亂想的,你別當一回事哈!”
可是。
坐在他對面的朱元璋早已是癡癡呆呆的盯著朱林了。
宋濂大氣不敢出。
終于。
“哈哈哈!”朱元璋大笑一聲,站起來伸了個懶腰,指了指朱林。“好哇!你小子,這腦子到底是什么做的,說起話來,如此沒有邊際?知不知道,你這番話跟朝堂里的那些老家伙說出,他們連生扒了你皮的想法都能有!你啊,這是要徹底顛覆大明軍政呢!”
“嘿嘿,瞎說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