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有喜事?”蘇銀錚舒了口氣,方才那場面著實尷尬,“什么喜事?”
“我向瑛屏求婚,嚴掌門允了。”蘇亦霖道,“我已向爹稟告,爹也贊成。”
聽了這話,蘇琬琴與蘇銀錚同聲驚呼,很是訝異,唯獨蕭情故皺眉道:“你要娶嚴掌門的小女兒?”
※
早在覺空剛回少林不久,嵩山就派人來信告知嵩山不服衡山當盟主,請覺見方丈主持公道,重啟共議,至不濟也不可輕啟戰端,隨波逐流。
文辭雖謙恭,內文卻是滿滿的“不服”兩字。
嵩山來信前,青城也已來信,一是說沈庸辭遜位沈玉傾,再便是說明青城支持衡山當掌門。
四院共議一開,眾僧皆以為事關重大,覺見方丈與覺空首座不開口,其他人也不敢妄加開口。
首先要議的便是援助衡山與否。
覺空將昆侖共議所歷寫成文卷上呈覺見方丈,覺見讓人抄寫十二份發給四院八堂,厘清過程。
于公,這幾年點蒼動作頻頻,大有昆侖共議后成為九大家鰲首的盤算,且點蒼與華山關系緊密,若得了盟主之位,孤墳地爭議或許真能塵埃落定——不過肯定不是少林喜聞樂見的塵埃落定。覺空在昆侖共議上支持衡山就代表少林支持衡山,更不用提嵩山逾矩舉動,甚至穿過孤墳地將錢糧送給華山,向來防范嵩山的覺空怎會坐視不管?
這是公事,于私,眾僧皆知李玄燹與覺空交情匪淺,衡山兩面受敵,難以支撐,即便有青城相助,青城北方有華山牽制,要救衡山看來還需少林出馬。
那還是冷水灘大戰之前的事,華山大軍還停在青城邊界,少林若出兵,雖需借道武當,仍來得及救援衡山,甚至能參與冷水灘大戰。
首先開口的是覺見方丈:“衡山繼位盟主,嵩山僭越,點蒼、丐幫興兵圍攻衡山,青城支持盟主,此為昆侖共議后九十年未有之巨變,諸位首座住持有何看法?”
負責九大家往來事務,曾往青城替明不詳說情的正念堂住持覺聞道:“先說嵩山這事,往輕里處置,嵩山非是九大家,即便口說不服,置之不理即可,最多派個僧人提點蘇掌門;若往重里處置,便是喝叱嵩山。這又關系到少林怎么處理盟主之爭,若支持衡山,喝叱嵩山無妨,若支持點蒼,那就修書一封給李掌門,請她遜位,對嵩山就睜只眼閉只眼吧。”
這是個穩當做法,覺見方丈道:“昆侖共議雖無明文,暗規是該輪到衡山,點蒼不服,致使兵禍驟起,少林該協助衡山,必要時也要發兵,嵩山僭越,更要嚴斥。”說完望向覺空,“覺空首座有何看法?”
覺空道:“貧僧以為,先不急著援助衡山,也不用斥責嵩山。”
覺見“喔?”了一聲,問:“為什么?”
“昆侖共議上,齊掌門、諸葛掌門、玄虛道長身亡,還剩六派,華山丐幫拒絕再議,退出昆侖宮,衡山方得盟主之位。”覺空道,“雖說是權宜之計,但點蒼、武當、崆峒三派未參與是事實,李掌門即便算不上得位不正,也不能說讓眾人心服口服。”
“方丈大可修書與兩家,請兩派止戰,重新再議。”覺空接著道,“衡山并未求援,顯然尚有余裕,青城與衡山相近,且看青城支持衡山是否是空口白話。”
“至于嵩山,不過跳梁小丑,不必理會,也沒人較真。”
這話一出,眾人皆感訝異,聽其語意似乎不將衡山盟主之位視為正統,何況牽扯到三四個門派的大戰,能是一封書信解決?覺空豈能如此天真?況且他向來視嵩山為隱憂,竟然不打算斥責嵩山?
窩里刀覺觀道:“這話說得不對,首座若是認為衡山不該繼任盟主,當時為何不學華山、丐幫退出共議,反等到李掌門宣布繼任才離開?再說,盟主照輪是暗規,點蒼橫生枝節,致使天下大亂,規矩不立無以成方圓,假若讓點蒼得勢,對少林也是隱憂。”
“昆侖共議的規矩是選盟主,而非輪流。”覺空道,“本座留在昆侖宮是遂行方丈給予的權力選出盟主,本座在昆侖宮支持衡山是遂行方丈法旨,并不是本座個人裁斷。”
他停了一會,望向那把窩里刀:“難道昆侖宮上選誰當盟主真是由本座決定?”
當然不是,覺空只是代行方丈旨意,方丈要選誰當盟主,覺空都不能忤逆。
覺見卻道:“貧僧并未下旨支持衡山,這難道不是首座自已的心意?”
眾人都聽出來覺見是耍賴,依例便是投給衡山,何需方丈下旨?
覺空道:“那是本座的不是,誤解方丈法旨,請方丈降罪。”說罷伏地請罪。
覺見卻道:“你依循往例,何罪之有?”
誰都知道覺見不可能在這時倒戈支持點蒼,既然支持衡山,覺空何錯之有?覺見兜這么一圈,無非是想壓著覺空一頭。
窩里刀又道:“既然少林支持衡山當盟主,丐幫華山棄權,衡山名義上仍為盟主,少林必須去救。”
覺空道:“衡山并未求援。”
窩里刀道:“那請方丈裁決。”
覺見道:“覺空首座,還請你清點人馬,領兩萬僧兵救援衡山。”
覺空挺直胸膛,緩緩道:“還請方丈收回成命。”
覺見瞪視覺空:“首座什么意思?”
覺空道:“請方丈收回成命。”
覺見道:“你不聽本座命令?”
覺空道:“若是方丈法旨令到即行,要四院共議何用?請方丈三思。”
眾人面面相覷,沒想局面竟鬧得如此僵。
覺見問:“眾人如何看法?”
覺見升任方丈,原正業堂住持由堂僧了通接任,已經當了七年住持。地藏院首座子德病逝于少林,覺空首座親自扶棺送回故鄉,鐵公雞覺慈升任地藏院首座,原以為覺見會拔擢一名正僧進入地藏院,借此箝制鐵公雞,覺見卻讓外號及時雨的俗僧了霖接任,讓四院共議維持正俗各半。當然若是僵持,覺見仍有決定權。
俗僧那邊無人敢違抗覺空命令,都說不可出兵,當中或許只有修佛勤奮悲天憫人的覺聞最是真心。正僧那邊卻有不同意見,文殊院三僧唯有覺云首座贊同出兵,片葉不沾依然片葉不沾,不說反對,只說出兵要妥善考慮,不可急躁,再說衡山不急于求援,少林何必急于討好?
拔舌菩薩覺廣此番也不說損話了,他說:“兵者不詳之器,不可輕用,還請方丈三思。”說罷雙手伏地一拜。他雖愛口舌爭利,畢竟是正僧,不是賭氣莽撞之人,深知兵兇戰危,生靈涂炭。
如此,即便加上覺見自已一票,反對的人仍是多于贊同。
覺明道:“至少等衡山來消息再說。”
覺見道:“先請覺空首座整頓兵馬,若衡山求援便出兵協助。”聽語氣顯然仍要一意孤行。兩大門派夾攻,衡山支持不久,必然來信求援,信指不定明日就到,按今日的決議仍是要出兵。
覺空再無理由反對,雙手合十,彎腰道:“謹尊方丈法旨。”
四院共議后,錦毛獅覺寂特地去找覺空。他與覺聞俱為覺空左右手,但他也不懂覺空的安排,原以為覺空才會是主戰一方,怎么反倒是方丈主戰,覺空主和?
覺寂恭敬行禮,接著才問:“首座,蘇長寧這等無禮,嵩山什么身份,竟敢不服?合著是上回逼他們收回通緝賞了他們巴掌,這會子想逞強?不給他們點教訓,只怕他們氣焰更長。至于華山,就著孤墳地跟咱們死纏爛打這么多年,趁這機會把他靠山打了,等衡山坐穩盟主,感念恩情把孤墳地的事給定了,讓華山死心。”
“現今的少林已不是五十年前的少林。”覺空道。
“難道怕了丐幫點蒼?”覺寂真不信這會是覺空擔憂的。
“不怕。”覺空道,“但也不急。”
“首座……”覺寂猶豫半晌才道,“這大半年……方丈對寺內改革甚多,聲望日隆。”
自去年起,覺見方丈先是允許少林開妓院,又允許俗僧家人入寺探親,更于寺規上給予俗僧不少方便,種種便利俗僧皆受用,原先正俗對立的局面竟似稍有和緩。正僧中有不滿者,多被窩里刀覺觀給壓下,這把刀不管何時何地捅的都是自已人。
“此時此刻,首座您……”覺寂遲疑許久,雙手合十,彎腰行禮,“您不能軟弱,得讓弟子們看見您的魄力。”
覺寂抬起頭來,見覺空正盯著自已,不由得一身冷汗,自已方才的話是否太過唐突莽撞?
覺空只道:“退下吧。”
這事按下,陸續又傳來武當行舟子繼位,逼迫青城退出漢水,以及冷水灘失守,華山兵進青城的消息,少林一如無覺。直至八月,覺見方丈再次召開四院共議,眾人皆以為覺見方丈按捺不住,想出兵援助衡山。
“我想廢掉非僧不能入堂的規矩。”覺見說道。
此一出,舉座皆驚。
覺空皺起眉頭。
\r\r\r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