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lversion='1.0'encoding='utf-8'standalone='no'>\rw3cdtdxhtml>\r\r\r\r
<title>第91章投石問路(上)</title>\r\r\r\r<h3id="heading_id_2">第91章投石問路(上)</h3>
彭天從領著一眾人站在城墻上,見華山弟子都已后撤,在外圍挖起壕溝。
柳余春道:“瞧這模樣,是打算跟咱們耗下去?”
李湘波抬頭望天:“都八月啦,挨上幾個月,入冬天寒地凍,他們撐得住?”
王碩道:“他們是北方人,不怕凍。”
彭天從擔憂問:“城里糧夠嗎?”
柳余春道:“能跟他們耗上幾個月。”
彭天從又問:“若是更久呢?”
柳余春道:“這就麻煩了,巴中不是盛產米糧的地方。”
李湘波道:“他們從漢中來,能用水路運糧。九大家幾十年沒打過仗,存糧都挺足的。”
眾人各自躊躇,這華山真打算耗上一年半載?
彭天從心底也沒個主意,于是道:“仔細注意,看他們玩什么把戲。”
※
顧青裳在艙房里收拾碗筷,見飯菜動得甚少,問道:“暈船嗎?”
謝孤白搖頭,顧青裳笑道:“不暈船,那是嫌棄飯菜不合胃口?朱大夫說少些調味對你身體好。”
這幾日謝孤白飲食都是顧青裳與夏厲君調理,由顧青裳親手送來,全程不離眼,就連食材都是兩人上船前親自采買囤著,顧青裳笑稱比前朝的皇帝還講究。
謝孤白道:“就是吃不下。”
顧青裳將碗筷交給隨從,回到謝孤白房間,謝孤白見她又來,問道:“顧姑娘還有事?”
顧青裳道:“有件事想問你想法。之前在青城也跟沈掌門和小妹討論過,沈掌門說他不知道,小妹也說她不懂,問問你意見。”
“什么事?”
“謝先生,你覺得……昆侖共議上是誰沒投票?”
“顧姑娘怎么想知道這事?”謝孤白反問。
“我是想,唐門應該有五票支持。諸葛然真是個聰明人,竟然能想出這方法。”顧青裳道,“但卻只有四票,點蒼方有人倒戈,這人可能是咱們的盟友,說不定能拉攏。”
謝孤白道:“顧姑娘真是心思剔透。”
顧青裳慍道:“我都不知道你是調侃還是真心。”又接著道,“我想師父對這件事也有些想法,但當時急著來青城,來不及向她老人家請教。找著這盟友或許就能幫師父,你說得沒錯,我得建功才能回去。”
她頓了會,接著道:“我知道我不是夠聰明的人,幸好掌門不必是最聰明那個。我只要懂得用人,懂得問就好,所以就問你了。”
謝孤白道:“我是青城的謀士,說的話都是為了青城,這雖不算問道于盲,也算是問路于敵了。”
“青城可是衡山的盟友。”
“如你所,點蒼才剛被盟友背叛。”
“所以也要我自已琢磨。”顧青裳道,“師父也是這樣教師弟……”她忽地想到師父從沒這樣教過她,似乎正如謝孤白所,師父從沒想過把自已當成繼承人培養,連嘗試都沒有。顧青裳突然想起十五歲那年的事,師父問她,十五有志,你的志向是什么?
她回答師父自已的志向是成為像師父那樣的人。
當時師父是怎么說的?
師父搖著頭:“別做師父這樣的人,太辛苦。”
她當時以為是成為師父這樣的人要學太多,日子會辛苦,后來想,師父幾乎從不教她政事,只教她武功與為人處世的道理,相比沈玉傾這樣細心栽培的世子,自已于政事上的所知幾乎與沈未辰相差無幾。
“顧姑娘?”謝孤白輕聲將顧青裳從沉思中喚醒。顧青裳察覺失態,道:“我先說自個的想法。”她在書院當教書先生,最不喜學童不說話,自已既然要向謝孤白求教,自要先說些想法讓“老師”指正。
“我懷疑是華山。”顧青裳道,“崆峒既然支持點蒼轉投唐門,二爺是三爺的兄弟,肯定是守諾的人,而且他跟諸葛掌門是故交,沒理由背叛。”
謝孤白道:“二爺是分得清公私的人,若他認為出賣點蒼能為崆峒謀福利,那就有可能。再說,點蒼能籠絡二爺,尊師便不能嗎?私交是一個人的事,他還需為崆峒數十萬子民謀福祉。”
顧青裳訝異:“你懷疑二爺?”
“不是。”謝孤白道,“二爺不會背叛,我想不出有什么條件是衡山拿得出而點蒼拿不出的,同樣拿得出,二爺就沒理由背叛好友,失信可不好。”他停了一下,又道,“除非衡山有我想不到的籌碼。”
“徐幫主也不可能。”顧青裳道,“師父不會讓丐幫真變成徐幫主的家天下。”
“丐幫的家天下與衡山何干,李掌門何必管丐幫家事?”謝孤白道,“真正的理由是相比衡山,點蒼更離不開丐幫,更不會背叛徐放歌。徐幫主在昆侖宮便表示不服,他寧愿得罪衡山也要逼點蒼表態,這不像是與李掌門說好的模樣。若說他是故意這樣說,意圖使點蒼衡山開戰,坐山觀虎斗,從中取利,那無論誰贏都不會支持他繼續執掌丐幫的計劃,他必然得出兵協助一方,既然希望點蒼當盟主,何苦多打這一仗?”
顧青裳愣了愣,又道:“唐門不可能,她都接受點蒼提議當盟主,更沒理由背叛了。”
“恰恰相反。”謝孤白道,“冷面夫人難道不知道這盟主只是點蒼傀儡?唐門確實取得盟主權力,點蒼也會分他之權,或許冷面夫人不愿接受這結果,表面虛以委蛇。點蒼與唐門接壤,點蒼過于強盛,唐門必然不喜,倒戈這一票,點蒼計劃落空,也會懷疑盟友,而且未必懷疑到唐門身上,這比唐門直接支持衡山更好。”
顧青裳訝異道:“難道真是唐門?”
“或有可能。”謝孤白道,“如果冷面夫人預料到點蒼會出兵與衡山爭奪盟主之位,且失去大義名分。但這取決于冷面夫人認為成為半個盟主的利益大,抑或者讓點蒼與衡山開戰的利益更大。”
謝孤白有些話沒說,如果唐門另有所圖,應該不會是北方精悍的鐵劍銀衛,也不會是南方強盛的點蒼,而是同在蜀地的青城。但即便冷面夫人預料到點蒼會與衡山交戰,青城會協助衡山,她也不能預料點蒼成為盟主或者衡山成為盟主后對唐門的態度,這風險值得冒嗎?
但現在青城需要唐門,不說奧援,只需要唐門不趁華山出兵時侵擾青城就足夠了。
冷面夫人又是怎么謀劃?
“這樣說來,是我猜錯了,不是華山?”顧青裳沉思著。正當她對自已的思慮不周感到羞愧時,謝孤白卻又落井下石。
“華山最為可能。”謝孤白道,“點蒼跟衡山分不出勝負,勢必為此爭執,若諸葛然的計畫成功,崆峒能讓鐵劍銀衛出甘肅,能通商路,冷面夫人能當盟主,徐幫主能納丐幫于掌中。華山要取得孤墳地,即便聯合嵩山也與少林有一場硬仗,但如果兩邊爭執不下,少林、武當決定協助衡山,華山就有機會。而且嚴四公子死在唐門境內,讓唐門當上盟主就得吞下這口氣,對嚴掌門來說付出最多,獲利卻最少,華山能忍?”
“所以還是華山最有可能。”顧青裳笑道,“雖然我想法錯了許多,結論還是對的。”
“別把巧合當成正確,這很危險。”謝孤白道。
他依然有些事沒說清楚,那是一張空白票,居心最為險惡的空白票,嚴非錫有投空白票的理由,卻沒法投空白票,因為那必然引起爭端,而這爭端必會在當場被解決,幾輪投票后極可能被逼得各大家明示立場,屆時嚴非錫不能正面得罪點蒼,于事無補,還不如索性倒戈衡山,讓點蒼不得已出兵搶奪盟主位。
只有一個人能保證這爭端會持續存在,就是誤以為衡山有五票的沈庸辭在第一次投票后就讓其他掌門葬身昆侖宮。讓沈庸辭意外的是唐門早已勾結點蒼,這綢繆眼看成了虛話,偏偏華山又倒戈。
暗中勾結的唐門、倒戈的華山與棄票的青城,偏偏是九大家最弱小的三派決定了昆侖共議的結局,掀開天下大亂的序幕。沈庸辭關鍵的棄票印證自已所說的:天下大亂,亂起青城。
天下這盤棋,下的人太多,許多算計、失策、錯誤、意外都足以改變大局,沒人能完全掌握。
也不知會有多少人勘破這局,幸好,只要沈庸辭勾結蠻族的事不泄露,他們想不到這上面,即便猜測也毫無證據跟理由,沈庸辭完全能為自已開脫。
有辦法殺了沈庸辭嗎?謝孤白想著。另一個問題是,有辦法瞞著沈玉傾嗎?
顧青裳嘆了口氣,道:“這些掌門個個心懷鬼胎,想當一個像是沈公子或者師父這樣的掌門也真辛苦。”
謝孤白忽地仰起身來,顧青裳訝異問:“你干嘛?”
謝孤白道:“我想走走。”
顧青裳道:“也不怕顛死你?”
謝孤白道:“到了襄陽幫也不能躺著,得先習慣。”
顧青裳取了拐杖給謝孤白,陪著他上甲板,沈未辰見謝孤白走出船艙也覺訝異,忙上前關心:“謝先生怎么出來了?”
謝孤白道:“想透口氣。”當下深吸一口氣,勉力快走幾步才從船艙走到船頭,止不住氣喘吁吁,使勁咳嗽,臉色蒼白,沈未辰忙伸手扶住。
謝孤白擺手:“不用。”又快步從船首走至船艙,不住喘氣,奮力吸氣卻覺得怎么也吸不滿,忽地眼前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