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人又跟王秀梅聊了一會兒,見她的菜都差不炒好了,這才訕笑著起身告辭。
她離開呂家沒多一會兒,松江村的幾個人是要去縣城買東西的事兒就在村里傳開了。
“松江村如今的日子也好過起來了,都有錢去縣城買東西了?”
“聽說是要去買什么藥材?看來之前外面有傳,說松江村出了個醫術高超的大夫,倒也未必就是空穴來風。”
“嗐,偏遠那幾個村子,每年都有朝廷送來的流放犯。
“那么多人里,有幾個有真本事的也不足為奇。”
“聽說王秀梅她閨女的病就是那位大夫給看好的?”
“你真別說,呂蕓那丫頭,自打過完年從松江村回來,身子骨看著的確一天比一天好。
“前幾日跟我家孫女湊在一起玩兒,瘋跑了半天,也不見她像以前那樣喘得嘴唇都白了。”
一聽這話,周圍的人全都努力回憶起呂蕓以前的樣子。
平時天天看著還沒有什么感覺。此時被人提出來,大家一想可不正是這么回事兒。
呂蕓以前矮矮小小、干黃枯瘦的,年后回來至今,不但個子長高了,就連臉色也比之前更紅潤,身子骨明顯見好。
“哎呦,你們這么一說,我突然想起來了。
“剛出了正月那會兒,我還去問過呂剛媳婦這件事兒呢!
“那會兒我眼瞅著小蕓那丫頭面色漸好,個子也長高了些。
“當時正趕上呂剛帶一家四口出去了好多天才回來,我還以為是他們兩口子帶孩子出去求醫問藥了呢。
“呂剛媳婦倒是也沒瞞著,就把回娘家找人給孩子看病的事兒跟我說了。
“不過我想著,松江村那種偏僻的地方,能出來什么好大夫呢?
“所以便只當是有人給孩子用了些自己炮制的藥材,誤打誤撞對了證罷了。
“但是如今看來,松江村都派人去縣城買藥材了,可見這位大夫是有真本事的。
“不行,我得去找呂剛媳婦問問。
“我爹上次被火硝炸到的傷,養了半年多還沒好利索。
“也不知道松江村的那位大夫能不能治。”
中年婦人說完便起身,匆匆趕去呂家。
此時呂家屋里,王秀梅帶著兩個孩子在里屋炕上吃飯。
呂剛則在外屋陪著秦仕謙三人吃飯。
中年婦人進屋后往桌上掃了一眼,見王秀梅晚上用干豆腐炒了肉絲,炒了土豆絲,還切了一盤豬頭肉。
幾個人用王大頭帶來的煎餅,正卷著菜和肉吃得噴香。
中年婦人見狀心想,王秀梅對自家兄弟還是挺大方的。
當然,更難得的是呂剛也不小氣。
見松江村三個人吃得狼吞虎咽的樣兒,中年婦人打心里生出幾分看不起。
窮鄉僻壤來的就是沒吃過見過,看見肉就吃得停不下來。
“姜嫂子,你過來有事兒么?”呂剛咽下嘴里的煎餅,跟中年婦人打招呼道。
“沒事兒,你們吃你們的,我進屋找你媳婦。”
王秀梅一邊照顧著兩個孩子吃飯,一邊聽姜嫂子夾七夾八地說了一堆廢話。
她好不容易從這一大堆話里提煉出來了關鍵問題。
“姜嫂子,你是想去松江村找章大夫給你爹看病?”
“是啊,你娘家不就正好在松江村么,你能不能幫嫂子這個忙。
“如果能把我爹的病看好,嫂子全家都感謝你,感謝你一輩子!”
王秀梅趕緊擺擺手道:“姜嫂子,你先別急,你聽我說。
“我上次是不是忘記跟你說了,那位章大夫是女大夫。
“雖說是家傳的醫術,但是是跟著娘親學的,只擅長婦人科和小方脈。
“所以我家蕓兒才正撞人家手心兒里。
“你家老爺子又是外傷留下的毛病,就算你不想麻煩,大老遠的折騰過去,恐怕也是要白跑一趟的。”
“真是這么回事兒?”姜嫂子有點兒半信半疑,但還是表示自己明白了,起身告辭回去了。
王秀梅剛把姜嫂子送出門回來,呂剛就忍不住說她道:“我早說什么來著?
“之前就告訴過你,不要到外面亂說松江村的事兒,哪怕是好事兒,也最好不要在村里說。
“你就是不聽,這下好了吧?還要為你自己之前說過的話扯謊。”
“你這話說的,誰能長得了前后眼啊?
“當時章大夫給蕓兒看好了這怪毛病,我心里頭甭提多高興了,所以才沒忍住在村里多夸了幾句。
“當時誰能想到你這么快就準備全家搬過去啊!”
“你就常有理吧,希望不要給咱們搬家帶來什么麻煩。”
“行了,事兒都已經這樣了,你一個勁兒地說我還有什么用!”
“那我……”
其他三個人剛開始還一邊吃著煎餅卷菜一邊看熱鬧呢!
誰知道這么快兩人就吵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