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古玩熱、文玩熱,便有不少商家也來到周末市場開始擺攤。
久而久之,也成了不少收藏者閑逛的選擇之一。
來到周末市場,羅旭和徐文斌都驚訝了。
“我了個去,這么多人?大旭,這比文化街還熱鬧啊!”
徐文斌看著面前數不清的腦袋說道。
羅旭倒是來了興致:“畢竟賣嘛的都有,再加上只有周末開,肯定人多啊,咱進去吧!”
二人走進市場,羅旭便立刻朝著左右攤位看起來。
兩邊還是賣服裝的居多,偶爾見幾個賣物件兒的小攤子。
不過好多都是現代物件兒,比如八九十年代的暖壺、煤油燈,還有一些泛黃的舊書、紅皮語錄一類的東西。
頂天能看到幾樣五六七(五、六、七十年代的物件兒),一眼掃過,基本沒什么紅光。
羅旭頗為失望,這里雖然熱鬧,但卻比不得古文化街和北郊古玩城啊。
不過就在這時,徐文斌指著一個方向道:“大旭,你看!”
“啊?”
羅旭順著方向看去,只見一個四十多歲的男人蹲在地上,面前還擺著一個古老的西洋鐘。
而他面前圍著三五個人,其中一個肥胖的身影倒是很眼熟。
“牛爺?”羅旭愣了一下。
徐文斌笑道:“這老頭,還真是不閑著啊,走啊大旭,咱看看去!”
說完,徐文斌便朝著牛爺走去,而羅旭跟在后面,卻是有些無奈。
這牛爺的確僥幸撿過漏,也賺了點錢。
可他后來買的物件兒沒一個真的,要是還在行里扎著,想撿漏……非敗了家不可啊。
“牛爺,您老也來溜啦?”
一到跟前,徐文斌便拍了拍牛爺的肩膀。
見到這倆小子,牛爺笑了笑:“喲?小哥倆也來啦?我正看這鐘呢!”
羅旭看向那個西洋鐘,也覺得十分精美。
外表黑木框、玻璃罩,里面則是一塊白盤、古羅馬數字座鐘。
鐘表工藝精細而復雜,鏤空雕刻,有銀珠自上而下在銀桿兒上來回滾動。
每滾動一輪,恰好是一分鐘。
他雖然沒見過這樣的鐘,但方老爺子家的書里,卻有介紹過類似。
這種鐘叫西洋自鳴鐘,在清朝時期從海外傳進宮廷,成為了當時的稀罕物。
眼前的這一座……看風格,看工藝的確能看老。
只是外面的玻璃蒙子,讓他難以確定里面鐘表皮殼的包漿程度。
正在這時,牛爺開口了:“小子,你這鐘要價多少?”
那四十來歲的貨主笑道:“老爺子,您要喜歡,我就給個實在價,三萬塊!”
“三萬不行,太貴了,我這買回去擺著,又不是倒騰,你給便宜點!”
說著,牛爺直接拿手橫切:“砍個半兒,一萬五!”
貨主一聽這話,立刻面露為難:“不行不行老爺子,我這是祖傳的清宮物件兒,到咸豐呢!”
“那你說個數!”
牛爺一邊說,一邊不忘欣賞眼前的鐘表,似乎已經是他的了。
羅旭暗暗搖頭,按牛爺這么買東西,人家貨主便知道他認準了要買,肯定不會給得太低!
“嗯……您誠心要,我就一口價,兩萬八,低了不賣!”
果然,貨主沒怎么壓價。
不過牛爺倒是痛快,起身摸了摸口袋:“行吧,誰讓我喜歡呢!”
正要掏手機,一只手拉住了他。
正是羅旭。
“嗯?大旭,怎么茬兒?”牛爺轉過頭道。
“牛爺,借一步說話!”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