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因為是自己推對方上位,就算是汪昂然現在想要投了大統,對方也不敢真的接納他。誰知道是不是來做臥底的。
齊國,大夏吃定了。
還有宣國,敢自稱大宣?當真是可笑,也不看看自己的斤兩。
大涼有屬于他們的驕傲,天下最強騎兵就在他們的手中,的確可以讓他們在很多時候不用看別人的臉色。
但因為地域的原因,大涼太窮了。
草原之上,風調雨順,水草茂盛還好。
可一旦出現了天災,他們連過冬都會變得十分困難。
經濟實力太弱,讓他們有時候想要硬氣,也做不到。
這一次,夏光帝拿出詔州三城,等于是點了他們的死穴,讓他們明知道要被人利用,也不得不做。
好在,要對付的不是大統軍,而是宣軍。
宣國,偏安一隅的弱小之國罷了,從未真正放在大涼軍的眼中。
羅漠然離開了皇宮之后,便有大夏官員與他接洽,送來了足足三千套大統軍軍服。
淶水關易守難攻,大統軍派出二十萬大軍,也未討得什么好處,便已證明了一切。
強攻之策,便直接被否了。以假亂真,發起突襲的計劃便應運而生。
......
淶水關。
衛國公林四海的神色并不是太好。
昌都城內發生的事情早已經傳了過來,其變化之快,讓人應接不暇。
后來得知兒子和女兒早就跟著賈平安離開了昌都,去往了寧古塔,在這一場風波中并沒有被波及,他那高懸之心這才放下。
只是他也知道,兒女的舉動,是一定會牽連到自己的。
這從賢王已經登基成帝,淶水關戰事也告一段落,但遲遲沒有圣旨招自己回京,就可以看出一二。
顯然,這是有人不放心自己了。
可是...他與賈平安真沒有什么聯系。
相反,在開城的時候,他還和這個女婿鬧了一些的不愉快呢。
或許,有人會自作聰明,以為這是自己在與賈平安演的雙簧吧。
有口難辯。
林四海也不想去辯解什么。
他是宣國的國公不假,但他效忠的是宣文宗,而不是現在的宣明宗。
前者對自己有知遇之恩,后者嘛,對自己抱有懷疑,這讓他心中不爽,索性就開始擺爛,把軍權交到了程然的手中。
但終究是靠軍功成為的國公,突然間閑了下來,林四海還是很不習慣的。
“父親,程將軍來了,說是有要事相商。”兒子林大順從外面走了進來。
抬頭看了看天色,夜幕已然降臨,天已經黑了,不知道這個時候程然過來所為何事。
“請吧。”
程然出現在林四海的面前,一見面便一副著急的樣子說著,“還請衛國公教我。”
“哦,這是發生了何事?”
“衛國公,大統的使者到了,說是要去昌都與皇上商議大事,請我們開關放人。”
“商議大事,我們之間并沒有收到相關的情報呀。對了,他們來了多少了?”
“三千,足足三千騎兵。”程然說起這個數字的時候,臉上都被緊張所布滿。
怪不得程然會這般失態。
三千騎兵,的確是一股很強的戰力。加上之前并未收到相關的文書,如果把人放進來,真出了什么事情,可如何是好。
現在的淶水關,在經歷了與大統禹王一戰之后,實力早已經大不如前。
賈平安在的時候,看似面對大統軍的攻城,岌岌可危。可實際上,這不過就是人家在練兵而已。
讓普通的士兵上得城樓,與大統軍搏殺,活下來的,就是老兵,稍加培養,就會成為精銳。
林四海守關的時候,玩的卻是另一套,便是將能打的人都先派了出去,屢措大統軍,看似是占了上風。
實際上呢,老兵都拼光了,只是剩下了朝廷后來補充的一些新兵,是沒有什么作戰經驗地。
現在的淶水關,對外稱守軍還有三萬人,可實際上,只有兩萬多一點罷了。且還以新兵為主,戰斗力平平。
若是這個時候,有人打他們的主意,那的確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情。
“可以確定是大統軍騎兵嗎?”
“應該可以,他們穿著的都是大統軍軍服。”程然點了點頭。
他其實也不敢完全的確定,畢竟天已經黑了,只能借助火把看到對方的大概樣子而已。
只是程然完全就沒有懷疑過對方的身份。現在他擔心的是,接下來要怎么辦。
淶水關外,大統軍已經開始罵罵咧咧,表示出了不滿。
想想朝廷,那明顯已經改了策略,這是要跪舔大統,那如果自己把人家給得罪了,弄得不高興了,朝廷知道了,會饒了自己嗎?
程然在邊關多年,打仗的能力是有的,但要說到對朝局的把握,就差之太多,這才求到了林四海的頭上。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