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低頭,換來的是新的生活。
但非是他們的骨頭軟,而是真的想開了。
面對比自己厲害太多的人,低頭其實并不丟人,反而可以獲得更多更好的機會。
就像是他們如果不來寧古塔,昌都城的風云一起,他們也未必就可以站在正確的一方,或許,這個時候,也早已經死了吧。
被發配到寧古塔,也不全然是壞事,至少還得了一條性命。
兩人年紀其實都不是很大,三十多歲而已。
若是好好調理一番,未必就沒有可能會在要一個孩子,以后的生活還是有希望的。
“走,回府。”
湯紅鶴頗是有些興奮的說著。
對,就是回府。賈平安已經分配給了他一個兩進的小院。還是因為在寧古塔住房實在是緊張,等以后條件更好一些,被分配的院子就會更大了。
可就算是兩進小院,已經讓他們非常的滿足。
人,只有親自去吃了一些苦頭,才會更加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活。
安國公府。
賈平安見完人后,重新回到了后院。在這里,林婉兒和小佳慧都在等著他。
“平安哥哥,這兩個人能信任嗎?為何還要給他們機會呢?”
不光是小佳慧不理解,林婉兒其實也看不太明白。
“他們都是人才呀。既然是人才,為何不用呢?”賈平安笑著解釋。
湯紅鶴的軍事才能,是原來三位國公中最強的一個,不然非是大家族出身的他,也不會靠自己就成為了國公。
這一點,林四海和大司馬都親口說過的。
“至于說他們心中是不是有恨,我想應該沒有了。人經歷一些事情是會改變的。再說了,就算是有恨,他們也傷不到我。即是連最壞的結果,都可以承受的話,那還有什么可擔心的?”
賈平安的解釋,讓小佳慧連連點頭。倒是一旁的林婉兒,聽了這些似是有些觸動的說道:“賈郎,這樣做還有一層意義,是要給別人看的吧。”
“哈哈,不愧是我以后的娘子,的確有這層考慮在。”賈平安承認了。
寧古塔,做為宣國官員被發配的首選之地,這里的人才還是不少的。
就像是東宮原長史巫幫楠和詹事鄔開夢等人,那都是很有學問的人。
也正是現在賈平安急需的人才。
可惜兩位苦頭還沒有吃夠,面對賈平安遞出的橄欖枝都給拒絕了。
但賈平安并不生氣。
人才嘛,自視清高,都有一些脾氣,他能理解。
再說了,他現在還有時間,可以慢慢進行感化。湯紅鶴的事情傳到對方耳中,應該是有些觸動的吧。
至少,此事證明了他有寬廣的胸襟,這個名聲也是很重要的。
這才可以吸引來更多的人才為他所用。
至于接下來嘛,太子一定是活不成的。真到那一天,消息傳來,這兩位大才也會盡入彀中。
總之,現在的賈平安就是偏安一隅,借此機會,他要做的就是積蓄人才和力量,等待著大變那一天的到來。
......
昌都。
大變正在醞釀,只是差一個合適的時機而已。
天順十九年二月。
昌都已然是春暖花開,寒冷的冬季即將過去,充滿著希望的春天已經來到。
新一年的開始,昌都朝局也變得更加詭異,首先就是三公主與大司馬生了嫌隙。
淶水關已經防守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按戰報上所說,宣軍依托關卡天險,成功將二十萬大統軍擋在了外面。
這個消息自然是讓三公主心喜。
敵人攻不下淶水關,宣國就是安全的,她就可以放心做更多的事情。
袁克敵同樣得知了這個消息,做為軍人,他的想法是借機打出去,打出宣國的名頭,打出宣軍的威風,從而化被動為主動。
軍人大多數思想都會激進一些,所以當大司馬向兒媳三公主提出這個想法的時候,兩人間發生了爭執。
具體是怎么回事,沒有人知曉。
但就宮中傳出的消息,兩人的確是吵了一架,是不歡而散的。
而且在事情之后,大司馬就遞上了一份增加軍費的折子,但三公主一直沒有批。
楊敏君得知消息后,馬上發出信號,密見了八賢王。
見面的第一句話,楊敏君便道:“賢王殿下,我們的機會來了。”
“你打算怎么做?”
“我想去密見軍中的將軍,去做他們的思想工作,讓他們知曉,女人,終是頭發長見識短,如果任由一個女人壓在他們頭上,軍隊將很難再有什么發展。”
提出這個建議的楊敏君,渾然忘記,自己其實也是一個女人。
“可以,時機正好。是到了策反他們的時候。”八賢王極為贊同的說著。
他之所以一直藏于暗處,就是因為幫手太少。
不管是文臣還是武將,之前就沒有支持他的人。
貿然的入了皇宮,就算是可以控制住三公主,可是得不到其它臣子的認可,想要掌控局勢也是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