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郡的時光如流水般悄然流逝,轉眼間嬴政已在此逗留一月有余。
楚氏商行雖因欺行霸市之事被朝廷昭告天下,嚴懲不貸,但這并未影響南陽郡商會會長燕禹頻繁登門拜訪的熱情。
這位年長于楚懸的商會會長,在年輕的楚懸面前卻謙遜得如同弟子,時常帶著賬本和規劃圖前來請教。
楚懸既然奉命留在南陽郡,自然也不能閑著。
除了配合御史監查清賬目外,他最重要的任務便是在南陽郡開設一座大型木炭廠。
這日清晨,薄霧尚未散盡,嬴政與楚懸對坐品茗。
窗外的南陽郡漸漸蘇醒,街市上傳來隱約的叫賣聲。
嬴政輕啜一口茶湯,忍不住問道:“為何你會選擇開木炭場?木炭很賺錢?”
楚懸搖頭笑道:“先生,這也是陛下之前的旨意,根本就不是賺錢的問題。”
他放下茶盞,神色認真起來,“因為煤礦和石油的開采目前來說都比較困難,大秦還有太多未開發的地方,地廣人稀。若是將開采的煤炭運輸往各地,倒不如在各郡縣開設木炭廠。”
他頓了頓,眼中閃過敬佩之色:“其實就是陛下說的,先保證天下黔首都能燒得起火。陛下想將木炭的價格壓下來,這樣一來,冬天也就不會再有黔首被凍死了。”
這番話讓嬴政陷入沉思。
他之前也是有聽到大臣上書,一到寒冬,便有黔首凍死在街頭。
這個時代,凍死的窮人遠比餓死的還要多。
趙凌登基之前,尋常人家上山伐木并非易事。
山路崎嶇,伐木工具昂貴,再加上猛獸山匪的威脅,上山伐木本就是件高風險的事。
更何況木材不易保存,一場大雨或潮濕天氣就能讓辛苦砍伐的木材報廢。
由朝廷或商人大規模收購木材,再制成木炭,既能開荒拓土,又能保證安全。
木炭比普通木材易保存得多,若能讓普通百姓都用上木炭,冬天自然就不會有那么多人凍死。
“木炭若是充足,所有人都買得起,那么尋常黔首也能頓頓喝上開水。”楚懸繼續道,“也就不會那么容易生病,也能更長壽。這也是陛下說的,所以現在每個郡縣都會建一個木炭廠。”
喝開水會不會長壽這個事情,嬴政確實不知道。
但聽起來似乎也怪怪的,那些黔首喝個熱水都覺得滿足了,那他之前做皇帝是不是真的很殘暴?
楚懸瞇起眼睛,語氣變緩:“嶺南那邊會建更多的木炭廠。百越人不就是依靠那些叢林與大秦將士們作戰嗎?若是在嶺南伐木三年,開辟一片平整的道路來,既解決了中原木炭供應的問題,又能消除那些屏障。若真要打起來,豈不是更加簡單?”
嬴政這才恍然大悟。
他起初聽說趙凌要在嶺南開設木炭廠,讓戍邊將士伐木,還覺得有些荒唐。
但現在聽楚懸這么一解釋,頓時明白了其中的深意。
趙凌是真正將天下百姓放在心上,考慮他們的衣食住行,甚至是取暖和飲水這些細微之處。
或許,正是這種以人為本的治國理念,反而能讓大秦江山更加穩固。
嬴政對新開設的木炭廠產生了濃厚興趣。
大秦的窯爐技術已經相當成熟,但以往制作木炭,大多是為了燒制兵器、陶俑和供給權貴使用。
普通百姓根本用不起木炭,能有木材燒就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