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氏咬牙,只求跟傅知明和離,帶走一雙兒女。
這個條件不算過分,三司稟告了皇帝之后,很快就答復了趙氏。
不僅官府主動判定趙氏和傅知明和離,倫哥兒和瑜姐兒也都歸了趙氏。
就連家產,也允許趙氏帶走了自己的私房和嫁妝。
趙氏死里逃生,帶著兩個孩子,和幾個忠心的仆人還有嫁妝,匆匆的離開了那兩進的小院。
據說趙氏走之前,黃姨娘曾哭求她帶走杰哥兒。
可趙氏如今自身都難保,哪里還肯為杰哥兒冒險?
當即拒絕了。
帶著人匆忙就住進了自己陪嫁的一個小院子里。
至于其他人,黃姨娘,杰哥兒,還有其他幾個姨娘,柳思思,都直接被下了大獄。
消息傳來,寧平侯府上下都驚呆了。
誰也沒想到,關鍵時候,居然是趙氏捅了傅知明最深最狠的一刀。
郭姨娘知道消息后,當場昏死過去。
醒過來第一件事,就是痛罵趙氏狼心狗肺,大逆不道。
嘴角一下子沖出來兩個大燎泡也顧不上了,只哀哀哭求大老爺想辦法救一救傅知明。
大老爺再傻,再疼傅知明這個兒子,此刻也不敢出面啊。
這是生怕寧平侯府死得不夠快嗎?只怕他前腳敢出門,后腳老侯爺就能讓人直接出手打斷他的腿,把人給拖回來。
有心跟郭姨娘講兩句道理,可郭姨娘心里記掛著兒子,哪里肯聽。
在她心目中,只要大老爺肯出手,總是有一線生機的。
每日哭鬧不休,要么尋死覓活的,要么就在屋里咒罵趙氏。
大老爺被鬧得不得安寧,在家里也呆不住了。
索性就避出了府不回來了,眼不見心不煩。
郭姨娘眼睛都快哭瞎,人都變得有些瘋瘋癲癲了。
被金氏下令關在院子里,不許放出來。
胡氏看著郭姨娘在大老爺的后院,本是榮寵了半輩子,臨老沒曾想,卻落了這個下場。
心里一時痛快過后,又有幾分兔死狐悲的感慨。
對于趙氏出首出賣了傅知明,為自己和子女求了一線生機之事,胡氏倒是并不覺得趙氏做錯了。
若不是趙氏果斷,只怕趙氏和一雙兒女都要被傅知明連累下大獄,說不得還要流放。
流放到千里之外,命大能活到流放之地,命短的路上只怕就去了。
就算活到流放之地,又能有什么好下場?
如今只不過名聲不好聽,聽幾句閑話,能保全性命,就比什么都強。
更何況傅知明這個情況,萬一是死罪,趙氏這么一出,還替他保住了血脈呢。
只不過這些話,胡氏只能在心里嘀咕,可不敢說出來。
老太太白氏雖然吃齋念佛,可也知道了這個消息。
嘆息了兩聲,叫來了胡氏,只說,若是以后塵埃落定了,暗中也拉趙氏母子三人一把,能護的時候護一護,好歹也是侯府血脈,說不得也就是傅知明唯二的兩點骨血了。
胡氏知道老太太發話,這必然是經過老侯爺首肯的。
想來老侯爺也知道傅知明是不中用了,如今侯府唯一能做的,就是保住他這么兩點骨血,不讓他斷了后,就算對得起他了。
胡氏也就爽快的答應了,這也費不了什么事。
只是回到自己屋里后,倒是后悔當初為了將傅知明給分出去,給的那些莊子和鋪子了。
早知道給了后,會被抄家充公,她少給點就好了。
如今真是有些肉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