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個平日里看著穿金戴銀的,也是主子奶奶身邊的一等大丫頭。
可私房卻少得可憐。
這幾個月來,天天聽四奶奶念叨,女人啊,手里還是要捏著錢才好,錢才是女人的膽和靠山之類的話。
幾個丫頭耳濡目染的,如今也慢慢學會了,發了月錢不亂買東西了,也不補貼給家里了。
一人一個匣子,一把鎖。
月錢和打賞都留下來,放在匣子里頭存著。
不過幾個月的功夫,幾個丫頭的匣子都快滿了。
幾個丫頭這才追悔莫及,早知道攢錢后,天天看著那一匣子的錢這么快樂,她們早干嘛去了?
不說四奶奶沒事就盤一盤私庫,就是她們隔三岔五還要打開匣子,感受一下呢!
開了私庫,里頭靠著墻兩排結實的柜子,柜子下頭,擺著一個一個的箱子。
這都是剛搬進來的嫁妝,這幾日要陸續登記造冊的。
路蓁蓁在庫房里轉悠了一圈,嘴都要樂歪了。
扭頭看著海棠和茉莉在對賬,那邊瑞香和丁香登記,瑞香拿著嫁妝單子念一樣,丁香就把那一樣找出來,過目一遍,然后登記入冊。
路蓁蓁看了一會后,終于發現了一個大問題。
海棠她們這登記嫁妝冊子的法子,實在是太費時費事了。
而且還很混亂。
比如說賬上記了一匹料子,放在哪里,還得靠海棠她們的記憶去翻找。
這要是運氣不好,得找好幾個箱子呢。
路蓁蓁一拍腦袋,之前她嫁妝少,也沒覺得有什么不方便的。
如今這嫁妝多了,這個法子弊端太多,不能用了。
現代隨便一個登記分類的法子拿過來用,都要方便很多。
想了想,路蓁蓁拿過筆和紙來,一邊思考著一邊在紙上寫寫畫畫。
折騰了半日,終于弄了個大概的方案出來。
首先把這庫房得分成幾大塊,比如專門存放金銀首飾的,衣服料子的,藥材的,古玩字畫的。
一類一類的都要分開。
按照天干地支甲乙丙丁的排序再來細化分這每一類。
然后每一類東西存放的箱子或者架子上,貼上標簽。
列一個總目冊子,上面注明哪一類存放在哪里,貼的是什么標簽。
只要翻看一下這個冊子,就一目了然了。
還有嫁妝里頭的每一樣東西,都要登記造冊,畫好表格,上面注明是什么時候入庫的,是何來歷,又是什么時候什么原因出庫的,經手的人都得簽字畫押。
這樣每一樣東西的來龍去脈就一清二楚了。
為了避免出現紕漏,每個月一小查,每年徹底清查一次。
等路蓁蓁畫好了表格,然后一一講解給海棠和丁香他們四個丫頭聽。
開始海棠她們還有些不明所以,后來越聽眼睛越亮。
這樣雖然開始麻煩了一些,可一旦按照這法子整理好以后,她們就省了不少的功夫了。
而且這樣來去都有手續,真出了什么紕漏,一眼就能看出來。
幾個丫頭都用崇拜的眼神看向了路蓁蓁,沒想到她們家四奶奶這么厲害。
就為了盤嫁妝,隨便想了一想,就想出這么個厲害的法子來。
幾個丫頭和路蓁蓁就在庫房里轉悠了半日,終于將庫房先把區域給劃分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