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這華夏民族之強盛!”石遠心中喊了一句,但卻并沒有說出來。因為這種感覺只有石遠才能明白的了。大慶現在,就算是分成南慶與北慶,但對于周邊的國家來說,卻依舊是強大的,雖然不是同一個時空,但經驗告訴石遠,這種傳統的封建主義,結局卻注定是悲劇。
所以,他作為一個歷史的憤青,他希望自己能在這不同的時空之中改變些什么。這是一份情懷,一份只有他自己才知道的情懷。這也是一個悲劇,一個只有他自己知道的悲劇……
“走吧!去吃飯吧!路還很長呢!”對著郭仁杰莫名其妙的說了一句,石哥便向著窯口的鍋灶走去。
石老弟……我果真還是看不透你啊!看著遠去的石遠,郭仁杰在心中暗道一句。
窯口的飯,是大鍋飯。兩個窩頭,一碗稀飯,稀飯上飄著些咸菜,對于這些窯口的匠人們來說,卻已經非常滿足了!因為能吃上一頓飯,便意味著能省出不少的錢來。所以這些匠人們都對自己的東家,郭家很尊重!
而郭仁杰也正好是一個沒有什么架子的少東家,他之前很少到窯口來。但若是來到這窯口,總是能喝這些匠人們打成一片。從老婆孩子的家常瑣事,到秦淮河邊的風流韻事,郭仁杰可以說與這些匠人們無話不談。
而最讓石遠感到驚訝的是,這郭仁杰居然對于這窯口打大鍋飯沒有半點的反感!身寬體胖的他,飯量也是不小的,他居然會常常要上三個窩頭!而且,還吃的津津有味!
在石遠好奇的詢問之下,才知道,這郭家祖上也是從平民而起。并且,給郭家定下了一條族規:凡是族中年滿十二的男丁,都必須去自家的窯口干上五年!做的都是和普通匠人一樣的活,五年之內,不許進郭府半步!
所以,這郭仁杰才有了今天這副市儈模樣。而且據郭仁杰所說,自己第一次去秦淮河是十四歲去的,當時,便是在幾個窯口的老師傅的帶領下去的。而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
當然,郭仁杰后來回來之后,自然是少不了郭有為的一頓皮肉之苦!而那幾個老匠人,也差點被郭有為辭退,后來還是在郭仁杰拼死相互之下,才終于保全了那幾個老匠人。
第一次聽到這個事情的時候,石哥也是一臉的驚奇,郭仁杰能變成現在這副痞子的模樣,原來是這個原因……
說起來,這郭家在金陵的窯口,所產的陶瓷雖然不多,但對郭家卻極為重要。石遠聽過之后,當下便也問了郭仁杰一個十分有趣的問題:將來你打算怎么對待你的兒子?
而郭仁杰的回答卻也是簡單粗暴:當然是繼續在窯口呆上五年,他老子吃了這么多的苦,他這個小兔崽子總不能安享太平吧?
石哥終于知道這么一條族規到底是怎樣穿下來的了,同時,也為郭仁杰那還沒有出生的兒子默哀了一下!
(本章完)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