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督軍之權,還有什么可怕的!
剿匪和賑災從兩件事變成了一件事,程知緒和程卿的職責都不變,兩人是文官,皇帝也沒指望叔侄倆可以帶兵打仗,倆人仍然負責賑災事宜。
倒是俞三,忽然升了錦衣衛千戶。
錦衣衛百戶是正六品,千戶是正五品,比程卿還高半品。
雖然武官的正五品不如同品階的文官,俞三還是下意識去看程卿,程卿也在看他,臉上的表情雖有點驚訝,卻很快笑了。
程卿并沒有一點不高興,反倒是在為他高興?
俞三一邊想不愧是他喜歡的人,心胸就是寬廣,一邊又為程卿不值,為什么只有他升官了,程卿反而沒動靜!
程卿早在石總督讓俞三跟來時就猜到了圣旨可能也提到了俞三。
驚訝是有一點,俞三在錦衣衛混得倒挺如魚得水。
但她并沒有為自己不值。
俞三升官,可能并不是虹縣的功勞,才幾天時間,哪能那么快把消息傳回京城!
那么俞三為什么升官呢?
是不是皇帝有什么事要讓俞三去做,又覺得俞三錦衣衛百戶的官職太小,壓不住場面?
……
石總督和五皇子商議發兵淮南的大事,程卿退了出來。
俞三見她眉頭輕皺,忍不住戳了戳她胳膊:
“你是不是在擔心石總督?”
程卿搖頭,“我擔心他做什么,他雖是地方大員,卻也管不到我,我與石大人也沒有深仇大恨,石大人是嫌我不夠恭敬,這都是暫時的,等平叛開始,石大人忙起來就再也顧不上我了。”
不是為石總督,又是為了什么?!
程卿忽然轉移了話題:“趁著現在有空,咱們去見見那個何舉人。”
何望春被軟禁兩天了,俞三也覺得該去試探一番。
程卿跟在俞三后面,一進門就聽見郎朗讀書聲。
何望春在教兩個孩子背書,他與俞三說話很客氣,當夫子時卻十分嚴厲,其中一個蒙童背錯了,還被何望春打了三戒尺。
蒙童手心都被打腫了,眼里含著淚水,說自己知錯了。
何望春板著臉,“你錯在哪里?”
“學生不該荒廢學業!”
何望春放下戒尺嘆氣,“你錯在不該胡思亂想,天災人禍是一時的,學問卻是能讓你們受益一生的。”
蒙童擦干眼淚點頭:“學生知道,學生要像先生一樣有學問!”
何望春一抬頭,就看見俞三陪著一個年輕官員走進來,頓時不好意思。
程卿也在看何望春。
她將何望春從頭看到腳。
這個人長相普通,她絕對沒見過,不知為何卻覺得有幾分熟悉感,難道何望春就是傳說中的大眾臉?
如果她沒見過,會不會是“程卿”見過……仔細回想了半天,程卿瞇起了眼:“可是何世叔?先父程知遠,小侄曾在江寧縣見過世叔一面!”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