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嘉已經在想和皇后娘娘結盟的事了。
事實上,和柔嘉有一樣疑惑的小嬪妃不少。
今年又不是皇后娘娘的整壽,皇上怎突然要給皇后大辦千秋了?
不過宮里的高位嬪妃們都不吭聲,小嬪妃們也只敢在私底下議論幾句。
福貞長公主都知道的事,淑妃、惠妃這樣皇帝身邊的老人自然也知道。
誰不想當皇后啊,妃位再高,那也只是妾,將來進了皇陵都不配和皇帝合葬。何況不為自己考慮也要為兒子,妃子升做了皇后,膝下的皇子自然也成了嫡子——可這么多年,大家也只敢想想,到底是沒付諸行動。
一來是皇后做事謹慎,沒做過什么失德的事,嬪妃們想上位也抓不到皇后的把柄。
二來當年皇帝與皇后有多么恩愛,淑妃幾個是知道的。
雖然這些年帝、后二人漸行漸遠,皇帝也只是在初一、十五才去皇后宮里坐一坐,淑妃等人仍不敢輕舉妄動。
誰也不敢確定,皇帝對皇后還有幾分夫妻之情。
說感情消磨殆盡了吧,又挺能照顧皇后的體面,無論寵愛哪個妃子,都沒讓妃子踩到皇后頭上拉屎。
說感情還在吧,皇帝登基后沒落下過一次選秀,雖寵愛寧妃,也沒耽誤皇帝臨幸別的嬪妃,宮里最小的嬪妃才十六歲,是去年進宮的,像枝頭含苞待放的花兒一樣鮮靈。
淑妃和惠妃這兩個萬年死對頭,誰也不敢先伸爪子去試探圣心。
就怕到最后沒把皇后拉下馬,反被對手抓住把柄。
維持現狀挺好的,皇后沒有子嗣,處理宮務也比較公允,淑妃和惠妃已經習慣了這樣的平衡。
果然,她們謹慎些是對的,皇帝忽然要為皇后大辦千秋宴,兩人都覺自己聰明——皇上對中宮果然還有夫妻情誼。
若是沒感情,哪會興師動眾為皇后舉辦千秋宴啊。
——有許多夫妻生活了幾十年相看兩厭,是真正的相敬如賓,除了必要的場合,連話都不愿意和對方多說呢,更別提費心給對方慶賀生辰!
寧妃是皇帝登基后才進宮的,她進宮時帝后已經生了嫌隙,沒親眼瞧見帝后夫妻恩愛時的情形,加上寧妃進宮后長寵不衰,她對皇帝是有真情在的。
有真情,才會嫉妒,會吃醋。
行事跋扈,不過是宣告主權。
一邊要與高位嬪妃們較量,一邊還要防著年輕水靈的小嬪妃上位,皇上可以雨露均沾,但不能對小嬪妃們真正上心。
她不喜歡宮女出身的趙婕妤伺候皇上,趙婕妤生下五皇子后就真的再也未侍寢。
她也不喜歡賢嬪,所以賢嬪這么多年都無寵。
皇帝的依從,一步步養大了寧妃的心,寧妃如今是一點委屈都受不了。
皇帝下旨要大辦千秋宴,寧妃當場失態,語氣很是尖酸:“皇后娘娘不是一向最看重體面的嗎?如今倒不服老,要學那些低位妃嬪爭寵了!”
拿什么爭寵?
皇后雖比皇帝略小幾歲,也是快半百的人,就算年輕時候有十分顏色,如今能保留五分就不錯了。
十五六歲的小嬪妃就是地里第一茬韭菜,鮮嫩嫩的,一口咬下去唇齒留香。快半百的皇后娘娘就是地里慢慢變黃的老菜幫子,皇帝雖然初一、十五都會去皇后宮里,卻從不過夜。
呵呵,一口咬住老菜幫子,皇帝也不擔心崩了牙么?
寧妃這比喻太損了,近身宮人都不敢順著她的口風辱罵皇后。
寧妃與皇后的梁子是早就結下的,當年寧妃讓身邊的宮女代為侍寢,沒想到宮女一朝有孕,寧妃當時是冷處理,不想給宮女名分,皇后知道這事后,說皇子生母是宮女太失皇家體面,就給了宮女位份——那宮女就是如今的趙婕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