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說那股瘋狂被五老爺壓到了極深的地方,在那半注香里,他又想起了自己的身份,除了是蓉娘的父親,他還是南儀程氏的族長,在他身后,是數代繁衍發展至今的百年家族——
“卿哥,這仇我們報不了。”
“皇帝說蓉娘是傷勢惡化而死,蓉娘就只能是這個死因。”
“就像皇帝砍了河臺府那些官員,給你父親死后殊榮,你也只能歡歡喜喜的接受,跪著接旨謝恩。”
“好孩子,你跟叔爺去京城,咱爺倆去把蓉娘接回南儀,不要讓她孤零零留在京城。”
五老爺也是有兒子。
程蓉是五老爺夫妻老來女,五老爺的兒子都年過三旬了,官位不高,卻也常年在外地,并不在南儀。
五老爺亦有孫輩。
然而比程卿年紀還小,一團稚氣,遇到這樣的大事根本派不上用場,所以程卿一接到消息就說自己要去京城,為五房做這件事。
五老爺沒有拒絕程卿的好意。
一通發泄后,他當族長的理智看似歸位了,其實并不完全。
若在平時他會罵程卿胡鬧,會問程卿還要不要學業了,教育程卿要以科考為重。但眼下,五老爺也想從程卿這個親近喜愛的后輩身上汲取力量,竟同意了程卿跟著去京城。
皇帝說程蓉是傷勢惡化而亡,程氏就只能認了嗎?
看著背微微佝僂的五老爺,程卿沒有爭辯。
但這并不意味著她是認命的。
就像謀害程知遠的幕后真兇,程卿都記在心里!
她如今還沒有足夠的力量,所以不與五老爺爭辯,但這兩件事,一樁一件的,在她這里可遠遠不算完——程蓉死的太突然了,如果不當什么縣主,程蓉會不會還好好活著?
皇家給了什么殊榮,果然就要收回更多,皇恩難受。
程卿低著頭,眼角眉梢全是譏諷。
程蓉的死訊由快馬送回,五老爺并未公開,只是將族中庶務托付給幾個族老就帶著程卿匆匆上京。
他是不愿程蓉死了還被人議論,迎回棺柩后再尋個穩妥的說法將程蓉下葬。
但程卿好端端的在書院念書要跟著去京城,就有人奇怪了。
程卿拿“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那套說辭來應對,別人都覺得程卿恐怕是飄了。
若是游學,也太早了呀!
起碼要過了鄉試,有了舉人功名吧?
崔彥也覺得不對勁,然而程卿不肯多說,崔彥也沒法子:“窮家富路,出門在外你身上的銀子夠不夠?好好的要去京城,一來一回路上要耽擱多久,明年你還想不想參加鄉試了……罷罷罷,崔哥不與你叨嘮,你拿我私章去,手頭短的時候可以去裕豐錢莊支銀子,一萬兩以內隨你動用。”
程卿也沒推辭,崔彥給不給是一回事,她用不用是另一回事,干脆收了私章也叫崔彥放心。
只一天,程卿就向書院請好了長假,又托何老員外照顧她家里,自己隨便帶了點換洗衣物,又把書裝了一箱就隨著五老爺上京。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