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混賬!
何老員外此刻很想把程珩一家的皮都給剝了。
半個月時光匆匆而過,程卿打發司硯去外縣銷緞子,何老員外對程珩一家的報復總算動手了。
大房在府城有幾個鋪子,經營的也是布匹織物,這半個月來接二連三出錯,大房又陷于程珩的事里無心打理,短短時間內幾個鋪子就經營困難了。
又有程珩舅舅家上門哭訴,說家里遇到了禍事。
再加上紅娘子常駐門前不走,大房的名聲都臭到了府城,五老爺幾次罵他們快快處理好家事不要讓族里蒙羞,程氏其他幾個嫡支房頭也意見非常大。
一樁接一樁的,搞得大房焦頭爛額,被折騰的沒了傲氣,低眉順眼去求李知縣當中間人:
“我們愿與何老員外講和,求大人幫幫忙!”
一天跑幾次縣衙,把李知縣哄得高興了,才出面幫忙。
何老員外說要從大房手里買一千畝地給孫女當嫁妝,南儀山多地少,土地資源珍貴,大房名下土地不少,全是程大老爺當年做族長時弄到手的。
不是家業敗落,誰會賣地?
何老員外這是割大房的肉,買地的價錢還出的極低,大概就是市價的五成,大房把槽牙咬碎了也只能應下。
這還不是和解的條件。
“程珩不能留在南儀,婉娘一天沒出嫁,老夫就一日不能在南儀縣看見這小子!”
什么?!
程珩一百個不答應啊。
離開南儀縣,就意味著他不能繼續在南儀書院求學。
別的學堂若是好,那些外地人也不會跑來南儀書院了!
“不行,我明年還要參加院試,我不能走……”
程珩覺得何老員外欺人太甚,然而大房關起門商量了一下,竟覺得這個條件是能接受的,畢竟程珩丟了大臉,不如去外地避避風頭。
那何婉都十五歲了,也就這一兩年功夫就會嫁人,程珩過得一兩年再回來,正好淡化了此事。
程珩一百個不情愿,胳膊擰不過大腿,還是被送離了南儀。
紅娘子一直追在馬車后跑,一路大喊著“相公”,嚇得程珩大叫讓馬車跑快點——南儀明明是水路好走,經過上次的事,程珩留下了極重的心理陰影,死活也不肯再乘船,甚至看見河就害怕!
送走程珩,紅娘子母子連夜消失了,大房想報復都找不到人。
程卿在武新鎮的田莊多了幾個小童跟著老花匠做事。
如果有紅娘子的舊識在此,一定覺得眼熟。
對此,崔彥覺得程卿是心腸太軟,程卿沒有多解釋。
這些都是紅娘子收養的孩子,無父無母沒去處,紅娘子母子跑路也不方便帶上這些孩子,程卿就全接收了。
她本來就覺得能做事的人手不夠,直接去買人還不如自己培養。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