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大猷率三百騎跟在那十幾名村婦的身后往山里走去,但是山路崎嶇難行,騎兵在這里實在沒什么優勢可。事實上,只是往山里走了數里地,騎兵已經無路可走了,俞大猷只能命令下馬步行,只留二十人看守馬匹,其余人則攜帶兵器跑步進山。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上次在寧波府外那一戰,所繳獲的一百二十桿西洋火繩槍,徐晉全部撥給了俞大猷裝備隊伍,所以徐總督對俞游擊的優渥,就連五百營都有點妒忌。
不過,人家俞大猷的表現在確實突出,當初在揚州時便參與營救被賊僧劫持的徐晉,并且立下了首功;五月初圍剿雙嶼港時,俞大猷又率部拿下一艏西洋大船,并繳獲三十二門佛郎機火炮;另外,俞大猷在寧波府和奉化這兩場戰斗中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
所以說,是金子總會發光,俞大猷雖然才二十出頭,但他在領兵打仗方面的才能已經鋒芒畢露,大帥對他另眼相看也就很正常了。因此,眾將雖然眼紅俞大猷,但也沒什么好說的,畢竟人家憑的是真本事。
且說俞大猷這次不僅帶來了五十桿火繩槍,還有兩門佛郎機炮。佛郎機炮的優點就是體積小,后裝彈,射速快,拆解后能直接用馬匹馱運,只要重新組裝好,架在木制的炮架上就能立即使用。
那十幾名村婦的腳程極快,在崎嶇的山道上行走如履平地,俞大猷等漢子竟然只能堪堪跟上,負責抬佛朗機炮的軍卒則累得氣喘如牛,幸好只有兩門炮,一批軍卒累了馬上換另一批,倒是免強沒有掉隊。
行了約莫半小時,但聞喊殺聲和慘叫聲陣陣傳來,遠處的山麓人影綽綽。俞大猷精神一振,喝令軍卒加快速度。
很快,俞大猷等人轉過一處山坳,打斗的聲浪徒然撥高,濃烈的血腥味順著山風撲鼻而來。
看著眼前慘烈的斗毆……不,應該是搏殺,看著眼前慘烈血腥的搏殺場景,即便是習慣了腥風血雨的俞大猷等人,剎那間都有點恍神。
只見眼前的這片山麓,兩邊的土坡上樹木雜草盡皆被清除,露出了黝黑的山體,隨處都是山石。兩邊土坡之間的山谷半腰處可見開采過的痕跡,形成了一個數百平方米的大土坑,盜坑者就在礦坑的四周修筑起防御工事,倚托著防御工事抵擋村民們的進攻。
此時,數千村民,還有數千盜礦者正圍繞著礦坑進行著一場激烈的攻防戰。
那些村民男女混雜,每人的腰間都纏了一圈麻繩分辨敵我,手里拿著雜七雜八的武器悍不畏死地往礦坑上攻,而盜礦者們居高臨下地往下扔石塊,中者無不頭破血流。
此時的山坡上七八千人混戰在一起,地上橫七豎八地躺滿了死傷者,山石上到處可見觸目驚心的血跡,甚至是腦漿內臟之類的東西,仿佛修羅地獄。
看到眼前的情景,與俞大猷等人同來的義烏縣主薄皮忠早已經嚇得面無人色,戰戰兢兢地道:“俞將軍,你瞧瞧,這漫山遍野都是打斗吶,就你們這三百人怕是……呵呵。”
皮忠沒有把話說下去,只是露出比哭還難看的苦笑,外之意,俞大猷麾下這三百人別說制止打斗了,若是打腫臉強出頭,估計還不夠打斗的雙方塞牙縫呢。
俞大猷沒有理會皮忠,他這時正全神貫注地觀察著山坡上的打斗,神色興奮且躍躍欲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