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府座落在浙江省中部,而義烏縣也正好位于金華府的中部,三面環山,地形以山地和丘陵為主,所以別看現代的義烏市富得流油,但在明朝時期卻是個鳥不拉屎的窮鄉僻壤,生活在這里的大部份是些一窮二白,日子過得苦哈哈的山民、農夫、又是或者礦工。這次民亂所發生的地點就在義烏縣轄下的倍磊村和平望村一帶。
話說義烏縣境內有一座山,名曰八寶山,同屬于倍磊村和平望村管轄。自古便有傳八寶山中藏有銀礦,今年四月份的時候,恰逢隔壁永康縣的一名鹽商路過八寶山。這名鹽商名叫施文六,這家伙路過八寶山時正值傍晚,天色昏暗,忽見八寶山某處山麓有銀光閃爍,便以為此處果真有銀礦,遂起了貪念。
鹽商施文六回到永康縣后,立即便找到同鄉好友呂十四和方希六等人,招募了近百名工人,秘密潛入八寶山中盜挖銀礦。正所謂沒有不透風的墻,施文六等人剛準備動手就被附近的山民發現了,火速報告了倍磊和平望兩村的鄉紳。
鄰縣的外鄉人竟然跑到自家地頭來偷礦,倍磊和平望兩村的村民自然不樂意了,立即便采取了行動反擊。
話說倍磊村的村民姓陳,平望村的村民姓宋,正好倍磊村中有一名武生叫陳大成,此人頗有幾分武藝,而且十分悍勇,他率領兩村的村壯火速趕到采礦地點,當場抓住了方希六等十六名盜礦的主犯,而鹽商施文六則僥幸逃掉了,其他礦徒一哄而散。
兩村的村民把方希六等盜礦者綁到了義烏縣縣衙,縣令趙大河念在方希六等均是鄰縣人,而且沒有造成嚴重后果,于是訓誡一番就把他們放還了。
誰知方希六等人卻不死心,回到永康縣后立即又糾集了一千多人,六月份再次跑到義烏縣八寶山搶礦,他們分出一半人挖礦,一半人則扼守山路的各處險要,并且插上紅旗,以武力來掩護盜礦。
義烏縣令陳大河對此又驚又怒,卻又無何奈何,誰料倍磊村和平望村的村民相當彪悍,見到縣衙管不了,便決定自行料理。武生陳大成再次率領兩村村壯組成的隊伍,一舉攻入了八寶山中,當場打死了以方希六為首的九十多名盜礦者,其余礦徒頓作鳥獸逃散。
幸而義烏縣令陳大河還算開明,事后并未追究兩村村民打死人之罪,而且還張貼了一份聲明,明但凡參與盜礦者,在礦場內被村民打死,都屬于咎由自取,村民一概不負責任。
然而,正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方希六的余黨呂十四卻不甘心失敗,他逃回永康縣后,故意把一些銀沙混進了帶回去的礦沙中,哄騙鄉人說八寶山確實挖出了銀子,讓大家趕緊跟他一起去發財!
于是乎,呂十四又迅速拉起了一支隊伍,人數達到了三千之眾。
話說永康縣就在義烏縣的隔壁,這里生活著的也是一群苦哈哈的泥腿子,同樣的民風彪悍,爛命一條,不怕死就怕窮,聽聞八寶山中有銀子挖,一個個就跟打了雞血似的,所以呂十四不廢吹灰之力就忽悠了數千人給他賣命。
另外,呂十四還找來一群悍匪加入了隊伍,那匪首名字叫楊松,武藝不俗,擅用飛刀傷人,十分牛逼。
八月初,自感已經兵強馬壯的呂十四便再次出發,率著三千多名由礦工、山民、農夫和盜賊組成的隊伍,翻山越嶺殺回八寶山中搶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