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明王首輔 > 第384章 裂痕

      第384章 裂痕

      文華殿中,小皇帝朱厚熜端坐在御座上,內閣四老、六部尚書、都察院左右都御史、大理寺卿等十幾名肱股大臣分立在御座前。現在的內閣四老分別是楊廷和、費宏、毛紀和蔣冕,至于原來的次輔梁儲,在費宏復職后便告老辭官,前不久已經攜家眷買舟南下,返回嶺南老家怡養天年了,梁君子終得善始善終。

      話說費宏與首輔楊廷和的關系一直還算不錯,自從復職入閣后,兩人相處得也十分和諧,但是在今天這場緊急廷議上,意見卻產生了分歧,兩人各執己見,就差沒有直接互懟。

      此時,禮部尚書毛澄出列朗聲道:“皇上,臣認為謀害欽差一事非同小可,理應由都察院、刑部、大理寺各選派一人作為欽差,專門負責調查審理此案。”

      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并稱作“三法司”,一些大案要案通常都會由這三個機構聯合審理,也就是所謂的“三法司會審”,而謀害欽差這種大案也確實夠得著“三法司會審”,所以毛澄這個提議無疑有一定道理。

      “臣附議!”戶部尚書楊潭隨即出列表示支持。

      楊潭和毛澄均是楊廷和一黨的,所以兩人旗幟鮮明地站在楊廷和的一方,而且,當初打壓徐晉時,兩人也是充當急先鋒,自然不愿意看到徐晉借此事上位。

      政爭就是如此,黨同伐異,無所謂對錯,大家志同道合自然就成一黨,大家政治理念相悖,就算是世交親家也會反目成仇,這種例子歷史上并不鮮見。

      楊廷和等人之所以打壓徐晉,其實根本原因就是理念相悖,楊黨是守舊的皇統派,他們堅持皇統正宗,要求新君入繼孝宗一脈,而徐晉卻是支持小皇帝,站在楊黨一系的對立面,自然不被楊黨所喜。另外,楊廷和還擔心以徐晉和新君的親密關系,徐晉將來會成為江彬式的佞臣,所以更是不遺余力地打壓他。

      當初楊廷和不惜“送”徐晉一份功勞,也要把他弄出京去賑災,無非是擔心他在京會影響嘉靖帝的想法。如今楊廷和已經如愿以償地逼使嘉靖帝承認孝宗為皇考,誰知山東那邊卻出了事,賑災正使蕭淮下落不明,而本來只能充當陪襯綠葉的徐晉卻要坐正了。

      如果徐晉只是賑災欽差副使,回京后加官一品半品的自然無所謂,還有大把閑職等著他,但是如果徐晉坐正了,這賑災、糧倉虧空案,還有謀害欽差案,這些功勞加在一起就不是升官一品半品的事了。

      楊廷和顯然不愿意看到徐晉借此崛起,所以他提出另派欽差專門負責審理此案。毛澄和楊潭乃楊廷和的左肩右膀,自然要堅定不移地為老大搖旗吶喊的。

      “臣也附議,事關重大,此案理應由三法司會審!”刑部尚書張子鱗也站出來道,這貨并不是楊黨,但作為刑部尚書,自然要為本部撈功勞,審案本來就是刑部的職責范圍。

      小皇帝朱厚熜皺了皺眉,心里極為不爽,淡道:“其他愛卿可有異議?”

      費宏微沉著臉默不作聲,楊廷和垂著眼簾仿佛入定了一般,而殿內其他大臣則神色各異,卻也沒有開口。

      侍立在朱厚熜旁邊的司禮監太監畢云不禁暗嘆了口氣,費閣老終究還是根基淺些,比不得首輔楊廷和,如今有三名六部尚書支持楊閣老,此事恐成定局了。

      正在此時,吏部尚書王瓊上前一步道:“皇上,臣反對另派欽差!”

      朱厚熜精神一振,連忙道:“為何?”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