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明王首輔 > 第264章 鹿鳴宴(下)

      第264章 鹿鳴宴(下)

      周煦心中不是知味,不過倒也識趣,沒等劉翰林評判便拱了拱道:“徐解元詩詞無雙,周某甘敗下風。”

      徐晉拱手還禮道:“周兄過謙了,承認!”

      李浙和袁城苦笑著對視一眼,結局早在他們預料之中,周煦挑戰徐晉的詩詞,最后只能自取其辱。

      看著場中從容自若的英俊少年郎,一眾官員士紳都不由感嘆,盛名之下無虛士,此子果然不凡啊。

      王守仁若有所思地捋著胡子,此時他不由想起徐晉以前的詩作《竹石》《詠蛙》《卜算子.詠梅》《臨江仙》,再到現在這首《采桑子.重陽》,均是“氣勢”之作,可見此子胸中丘壑不小,日后怕是不得了。當然,凡事過猶不及,王守仁的心中反而產生了一點點擔憂,因為徐晉那首《詠蛙》和《采桑子.重陽》均有王霸之氣。

      周煦首戰失利,“鐵三角”中的蕭晚立即站了起來,對著徐晉拱了拱手道:“徐解元果然詩詞冠絕,在下萬分佩服,不過科舉取士以文章論英豪。所以在下想向徐解元討教……策問!”

      蕭晚本來想說制藝(八股文),但要求徐晉現場作八股文顯然有點過份了,畢竟大家一場考試前后花了三天時間,所以臨時改口討教策論。

      策問說白了就是實務,治國方略等,只要闡述清楚自己的觀點就行了,倒不用斟字酌句。

      徐晉淡定地點了點頭道:“自無不可,蕭兄想如何切磋?”

      蕭晚自信地道:“既然前面周兄用了鄉試的詩題,那在下也用鄉試的策問題目和徐兄切磋。你我各成一文,由在座諸位考官評判分出高下。鄉試的策問題目是:何以興吾大明。想必徐兄也知曉了吧!”

      徐晉點了點頭,蕭晚瀟灑地一甩衣袖道:“既然徐解元同意,那咱們便開始,在下也不另行作文章,就用鄉試答題之文。徐兄半個時辰的時間可足夠?”

      徐晉篤定地道:“應該不用半個時辰,有勞民受為我執筆。”

      費懋中笑道:“故所愿也!”

      王守仁立即命人搬來了兩張書案,雙方鋪開了紙張便開始作文,徐晉右手不能寫字,所以由費懋中代筆。一時間,眾舉子都離席圍了上來先睹為快。

      由于蕭晚的策論文章在鄉試中寫過了,倒是不用花時間思考,直接默寫出來就行了,所以只是一刻鐘左右就寫完了,統共才三四百字而已。

      這次鄉試的策論題目是:何以興吾大明。換而之就是討論如何讓大明強盛起來。

      話說明朝立國至今已有一百五十載了,雖然表面還很光鮮,但內里卻是爛透了,無論經濟、還是軍事都在走坡路,內政更是敗壞。

      雖然在前任弘治皇帝的治理之下,明朝有過短暫的起色,可惜弘治帝朱佑樘命太短,在位十八年就撒手歸西了、享年才三十六歲。

      當今天子朱厚照十四歲繼承大寶,寵信宦官佞臣,終日荒誕嬉游玩樂,很快就把老子交給他的江山搞得烏煙瘴氣,各種民亂起義不斷。其中“安化王之亂”、“劉六劉七起義”、“寧王之亂”均大損了明朝的元氣,嚴重削弱了國力,甚至是動搖了國本。

      另外,到了正德朝,明朝的土地兼并已經相當嚴重了,失地流民多如過江之鯽,這也是民亂不斷的根本原因。此外,各地衛所兵備廢馳,軍丁出逃嚴重,官吏腐敗的情況也相當嚴峻。

      也正是因為意識到這些,王守仁才建議主考官劉翰林議定這樣一條策論題目:何以興吾大明?

      _a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