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明王首輔 > 第146章 院試(下)

      第146章 院試(下)

      盡管兩篇八股文都曾做過相同類型的,但形式還是必須得認真走一遍,因為草稿紙也是要上交存檔的。

      所以徐晉先將兩篇八股文寫在草稿紙上,然后在草稿紙上進行修改,最后再小心翼翼地抄寫到答卷上。

      上午完成了兩篇八股文后,中午用過考場提供的午餐,稍微休息了半小時,徐晉便開始做剩下的策論題。

      策論的題目是:論本朝衛所軍制的優劣。

      徐晉一開始也認為是許逵在釣魚,但轉念一想,題目至少要半個月前就定下來,畢竟以現在的印刷技術,要印近兩千份試卷,不余留充足的時間可不行。

      徐晉略組織了一下語,便在草稿紙上答起題來,先是陳述衛所制的優勢,在本朝立國之初起到的巨大的積極作用,然后話鋒一轉,講述目前衛所制遇到的種種問題,最后拋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當然,徐晉不會傻到直接拋出用“募兵制”取代衛所的軍丁世襲制度,要知道主考官許逵可是守舊派,這種激進的觀點肯定為他所不喜,平時侃大山聊聊天可以,但院試這樣作答簡直就是自觸霉頭。

      徐晉牢記費宏的提醒,切忌標新立異,所以這道策論題答得中規中矩,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嘛,再加上有前面兩篇八股文打底,徐晉估計這第一場是必過的。

      坐在徐晉后面的南昌府案首袁城可就不是這樣想了,他的目標是院試案首,自然要力求做到盡善盡美,萬無一失!

      袁案首的答題步驟跟徐晉差不多,先是論述了衛所制度的優勢,然后提出目前衛所制度遇到的嚴峻問題,最后拋出必須大刀闊斧進行改革,以募兵制取代現有的軍丁世襲制……

      袁案首旁征博引,措辭極盡華麗地批評了軍丁世襲的陳舊腐朽,提出必須推陳出新才能挽救戰斗力日漸低下的大明軍隊云云。

      袁城一氣呵成地寫完,又仔細檢查修改了一遍,這才志得意滿地抄寫到答卷上。

      話說袁城的觀點本來并沒有這么激進的,但他見到大宗師許逵對徐晉“特殊優待”,于是便以為許逵對徐晉格外賞識,而正好徐晉那天在宴席上拋出的“募兵制”已經在考生中傳開了,袁城也是有所耳聞,所以便打算討個巧,套用了徐晉的“募兵制”觀點。

      院試兩場考試都是考一天,不過夜,最遲天黑前會收卷。徐晉下午四點左右便答完卷了,這個時候陸續開始有人交卷,于是徐晉也拉了繩鈴要求交卷。

      很快便有兩名彌封處的差役過來,檢驗試卷無誤后,當場把考卷沿著彌封線彌封起來(即糊名),戳上座號后連帶草稿紙全部收走,送到彌封處。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考卷送到彌封處整理好之后,將會送到抄錄處,由專人將考卷重新抄錄一份,就是為了防止考卷上留有記號,又或者閱卷人員根據筆跡作弊。

      考卷抄錄完后還不行,必須經過校對處進行仔細校對,證實抄錄無誤,這才送到閱卷處,由負責閱卷的人員初步篩選打分,所篩選出來的考卷再由同考官過目,淘汰掉一批后交給主考官,由主考官決定排名先后。所以說其過程相當繁瑣嚴格,現在的高考與之比起來,簡直是小巫見在巫。

      徐晉交了卷,后面的袁城也跟著交卷了,兩人一起來到出口處等待放牌離開考場。

      “徐兄考得如何?案首怕是囊中之物了吧?”袁城主動搭訕道。

      徐晉笑了笑,謙虛地道:“咱江西人才濟濟,院試案首又豈是好摘的,能通院試就不錯了!”

      袁城呵呵笑道:“徐兄過謙了,以徐兄的才學摘取案首綽綽有余。”

      徐晉目光老辣,自然看出袁城眼底下藏著的得色,笑道:“看來袁兄考得不錯,案首非你莫屬了!”

      袁城微笑道:“考得尚可吧,案首則未可知!”

      正在此時,費懋賢神不守舍地行了過來,眉頭輕蹙著,似乎情況有點不妙啊。

      徐晉不禁暗暗奇怪,那兩道八股文的題目費師押中了,費懋賢應該也做過才對,為什么還這副表情?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