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李懷普這個級別,已經有獲知朝廷機要大事的權利。
比如這次明軍在日本的行動,在相關消息傳回國內后,朝廷會將其以通報的形式及時下發到從四品以上的高官手中,以這種有意識地舉動來培養高官們的大局觀,同時也能讓更多朝官獲得參與政務的榮譽感,增強朝廷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李懷普在題本中坦,朝廷想要經營好日本,最好要借助外力,在其國內制造不可調和之矛盾,這樣大明留駐人員才能夠在其中扮演調停和仲裁者的角色,用各種手段不使一方做大,維持其國內局勢的平衡,以凸顯大明的重要性。
而從交趾向日本大量移民,也能使大明避免重蹈成祖年間,在交趾設立布政使司失敗的覆轍,讓明人成為交趾北部真正的主人,這樣才能做到長治久安。
李懷普的方案有點后世某朝“以夷制夷”的味道,雖然這個策略在當時因國力衰微而失敗,但現在的大明國力卻處在異常強勢的地位,所以這個策略還是有很大希望能夠成功的。
這就考驗派駐日本的大明官員的政治智慧了,只要把握好火候和時機,掌控日本全局會更加容易。
盡管李懷普沒有明確說明應該采取何種具體措施,但朝堂大佬們都是貫使手段的官場人精,哪能不懂得題本里沒有表達明白的意思。
以交趾人狡獪狠辣的習性,當他們被移民到日本之后,肯定會與當地人產生發生矛盾和沖突,而一旦雙方沖突加劇,出現多人死傷、局勢動蕩的情形,那么在日本國內武裝力量被解除后,也只有大明駐軍才能起到維持社會穩定的作用,只要略施手段,雙方誰也翻不起大的風浪。
不過如此一來的話,交織移民的數量就不能太少,并且不能分散安置,只有讓這個族群形成大量的聚居安置區,才會讓日本當地人感受到威脅。
李懷普的策略受到內閣重臣的廣泛贊同,朱由檢看過之后也是頗為贊賞,同時也對這位大臣的能力表示了認可。
在這份題本的票擬上,內閣提出了更加完善的策略。
閣臣們認為,李懷普策略可行,但實施卻不要急于一時。
現在日本全境局勢并未徹底穩定下來,畢竟大明與日本隔著東海,信息傳遞極為不便,太子雖然與日本新幕府簽訂了《平戶條約》,但具體操作起來并非一朝一夕就會見到效果的。
尤其是解除武裝這一條,中間應該會遇到不小的阻力,大明官軍清剿各地大名怕是會費一番手腳,這個過程或許會有年余的時間。
既然如此的話,那廣西布政使司可以先著手做好準備,等到時機成熟后便開始展開遷移工作。
這種準備最重要的就是要對交趾人進行甄別,將那些兇頑之戶羅列出來,溫順聽話的則會被留在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