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崇禎八年 > 第八百七十二章 財政是統治的基礎

      第八百七十二章 財政是統治的基礎

      經過層層上報,青州府有關啟用府內人才接手淄河水庫工程,并于其中發明使用新型生產工具的奏報經通政司遞入內閣,與之同時到來的還有這種雙垛簍推車的圖紙,以及新舊推車在效率方面的數據對比。

      順天府奉命,用經過按照圖紙打造的新型推車樣品與舊式推車進行試驗后,確認青州府奏報無誤,沒過幾天,內閣通令嘉獎的文書由京師發往青州府。

      文書對青州府大膽使用專業人才的做法予以充分肯定,點名褒獎府州主官,并特意點出李建業的名字,對其勇于擔當的行舉給與了激勵,勉勵他再接再厲,在現有職位上再創佳績,工部也會安排水利專家適時前往工地進行巡視。

      青州府官員猜的沒錯,現在工部都水司根本沒人了,幾乎所有水利專家全都在大明各地督建中,既然李家是水利世家,并且有組織水庫興建的先例,現在又有工部已經繪制好的施工圖紙,李家就起到一個專業監工的作用就可以。

      受到內閣表彰的官員們個個情緒高昂,府衙倉房內的糧食物資供應更是加緊了對工地進行傾斜。

      他們也未曾想到,因為一個地方性水利工程,自己的名字居然能直達上聽,并且還是以這種較為隆重的方式,這可是花錢也買不到的好事。

      此舉意味著,只要不出較大的意外,將來淄河水庫順利竣工并投入使用,自己的位子很有可能會往上挪動一下了。

      于是乎,在大人們的直接關照下,大批物資每天都在從青州府向淄州流動著,官倉銀幣也大把大把的撒出去,從民間采購各種施工所需的物料。

      這一巨額投資也極大的帶動了青州府及周邊地區相關產業的物資生產和流通。

      嗅覺靈敏地商人們也逐漸向工地匯攏,把各種可能賣得出去的商品帶到了巨大的施工現場,一時之間,原本地處偏僻的水庫所在地成了淄州最熱鬧的所在。

      由于萬余青壯的工錢都是按天結算,很多家境不錯、手頭寬裕的民工便會在歇息之余,順便從商人們的攤位上采買一些中意的貨物,這種消費也極大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不要忽視青壯們的消費能力。

      朱由檢一直倡導的讓勞動者獲得更大收益的理念,在大明各地基本得到了落實,尤其是在官方投資的項目上。

      工匠和力工的工錢按照工種不同而有所區分,低的每天大約五十個銅板,有手藝的工匠每天可以拿到一百到一百五十個銅錢,按滿月計算的話,可達三到四個銀幣之多,這可是相當高的的收入了,盡管并不是常年都有。

      總體算來,單單這萬余青壯勞力的工錢,每月就達到兩萬余銀幣,這還不算免費供應的飯食,以及修建水庫所需要的各種原材料。

      所以說,興修水利當然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但投資也是相當巨大。

      也就是現在的大明有錢了,要是在原先的歷史當中,就算只管飯食,青壯都是服徭役征來的免費勞動力,也不是財政所能負擔得起的。

      歷代執政者并不缺智慧,盡管很多人已經意識到癥結所在,但幾乎無人能夠解得開財政匱乏這個死結。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