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崇禎八年 > 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問出處

      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問出處

      女兒的終身大事總算是有了著落,朱由檢也算了結了一樁心事,接下來他就可以把全部精力用在對大明未來發展方向的規劃上了。

      以朱由檢深植與腦海的思維和認知,前世德國經濟發展模式以及社會福利制度是他最希望在大明搭建的。

      以高科技制造業為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基礎,用做工精良的產業壟斷全球市場的部分領域,然后再將獲取的高額利潤持續不斷投入到民生工程中,從而使大明絕大部分平民百姓受益。

      教育和醫療是社會福利制度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這兩者與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全民免費才是根本,這一點他已經與太子溝通過數次,并且將之寫入皇明祖訓中。

      為了給后世打好基礎,引進人才與培養本土人才,將會成為大明國策,內閣重臣們普遍都非常認同此項,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閣臣是施政者,他們執政觀念一旦形成定式,那在選擇承繼者時自然會尋找志同道合之人。

      朱由檢并不介意重臣們挑選接班人的舉動,雖然他們選擇的大部分是世家子弟。

      只要是能力出眾、德才兼備的臣下,出身富貴或貧寒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接班人會一直將優良的政策執行下去,不至出現于人亡政息這種糟糕局面。

      重大政策的延續性是國力強盛之基礎,朝令夕改往往讓國家變得一團糟。

      以大明現在的體制,只要個人能力卓越,想要在萬人之中脫穎而出并不困難。

      科舉已不再是唯一選拔人才的制度,沒有了身份的束縛和制約,就算是一個縣衙里的普通吏員,一旦表現出遠超眾人的眼光和能力,那他將來的前程也會一片光明。

      這一點已經得到了無數驗證。

      溫侃、鄭芝鳳、宋應星、孫克敵、李建業等就是最突出的例子。

      這幾人都不是進士出身,但現在卻一樣身居高位,這其中,溫侃與孫克敵是公認的政治新星,被認為是前途無量之人。

      溫侃從內閣中書舍人這種不起眼的位置,在短短不到十年的時間里,現在做到正四品的襄陽知府,并且宮里有風聲傳出,只要不出差錯,再過兩年,湖北巡撫一職是板上釘釘的事。

      朝堂中人都清楚,溫侃之所以有今日之成就,靠的就是真抓實干,以耀眼的政績換來的,他那個已去世的首輔老爹,在兒子的升遷過程中并沒有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今天的榮耀,基本是靠自己一步步腳踏實地爭取來的。

      當然了,這也與他有個前首輔父親在背后大力支持是分不開的,但這種先天優勢是祖上陰德換來的,誰也說不出別的來。

      要是有人不服,那你可以翻開各種稗官野史看看,那可是歷代文人專門搜集小道消息的第一手資料。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