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滔不絕說了半天,朱舜水也是感覺口干舌燥,他端起案幾上的涼茶啜飲幾口放下,錢穆趕緊起身尋著茶壺,趨前將茶杯續滿后重回座位,朱舜水微微點頭表示了贊許之意。
“老夫今日話有些多了,昨日進宮之事就說到此處吧,接下來歸正傳。
老夫給你兩日的準備時間,你收拾好個人物品后,宮里會有馬車將你送到去往之處,到達之后,你便安心于所在之處好生調查體驗,然后將每日所見所聞所思記錄在案,等到你自覺再無需要觀察之必要后,那邊回返報社,將所記載之書札拿來此,老夫將會將吳梅村請來,我等三人再將其潤色一番,成稿后送入宮里請圣上閱示修改,待定稿之后,再將其逐期發表于皇明周報之上,以報紙之影響力來廣而告之,以讓天下人咸使與聞!”
這件事本來可以通過內閣行文各地官府辦理,但朱由檢在經過充分考慮后,卻把此事交給了皇明報社。
這樣做的目的有幾個。
一是借助皇明周報這個大熱平臺,讓集體經濟這個新觀念在全大明得以推廣開來,潛移默化中讓更多人的思想觀念得以更加開放,使廣大民眾更加關心朝廷大政方針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更加明晰自己能夠從中獲得什么、付出什么,從旁觀者變成參與者,這樣會無形中大大增強百姓對朝廷的向心力。
其二,借此增強和擴大皇明周報的影響力,使其成長為一個萬眾矚目之所在,以便其將來承擔更多監督責任,使之成為一個獨立于督察院和錦衣衛這種朝廷體系外的監督平臺。
朱由檢已經決定,從今往后,只要不是涉及軍國機密大事,朝廷大多數政令將由皇明周報刊發,并制訂相關章程,鼓勵民間有識之士于報紙上提出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力促朝廷及地方官府興利除弊,倒逼官府施政舉措更加透明、更加利民。
朱由檢深知,在后世信息爆炸的時代,輿論的引導、監督、促進作用是多么的巨大,很多事件正是因為民情洶洶,才最終促使事件結果更加公平合理。
要想讓大明始終沿著良性軌道前行,輿論監督是絕對不可或缺之物,這也符合自己推出報紙這個大殺器的初衷。
督察院和錦衣衛雖屬兩個體系,對于官府的監督作用十分突出,但因其中總會摻雜著許許多多的人情往來,很多事情經常會被人有意無意地掩蓋住,而其產生的后果卻往往使百姓感到不公,這是朱由檢不愿看到的。
“敢問主編,小子此次前往何處呢?”
在朱舜水交代完細節之后,錢穆再次開口問道。
“嗨,老夫只顧高興,險些忘記此事!
你要去的所在便是--------圣源乳業!”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