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郎,老朽不過是松潘家的家臣,雖居首位,但自知以松潘氏之實力,怕是根本無力稱霸九州島。
更何況,就算九州島聽從明朝號令,可那并不代表整個日本也會如此,這與明朝皇帝陛下之要求還相去甚遠!
再者說來,若是有朝一日,松潘氏真的掌控九州,可那也是松潘氏之九州,與老朽何干?”
田川昱皇微閉雙目琢磨半天之后,睜眼搖頭回應道。
“翁丈,鄭七說句肺腑之:日本國之大名最初也不過是莊園主而已,而自從幕府興立,將日本國內兩百余大名分了層次,那么諸如松潘氏這種外樣大名只是有名無實之鄉紳也!
既然松潘氏這等領主可以成為大名,那翁丈為何不可?
若是有朝一日翁丈兵甲犀利、手下武士眾多,那為何不可獨立成藩?
俗語說,寧做雞首、莫為鳳尾,翁丈屈居人下多年,也受人呵斥指使多年,難道就如此不思進取不成?翁丈就不為后代子孫考慮一下嗎?”
德川幕府掌權之后,效仿明初建制,將日本實力不等的大名分為親藩大名、譜代大名和外樣大名三等,其中親藩大名是與德川家有血緣關系的藩領,在這之中有著御三家之稱的尾張、紀伊、水戶藩最為重要。
譜代大名又稱世襲大名,是指在一六零零年關原之戰以前一直追隨德川家康的大將。
譜代大名地位僅次于親藩大名,大多位居幕府要職,在社會上有一定的地位、有權力,俸祿卻很少,如本多正信、大久保忠鄰等。
外樣大名則是在關原之戰被迫臣服的大名,他們有的擁有雄厚實力,如加賀藩的前田利家有一百零二萬石領地、薩摩藩的島津忠恒有七十七萬石領地、仙臺藩的伊達政宗有六十二萬五千石領地,三者皆外樣大名而又是全國領地最多的諸侯,不過,卻沒有親藩或譜代大名的權力,又常被幕府監控,即使有心要反抗德川家,也無法成事。
因為外樣大名領土多在偏僻之處,像松潘氏,封地便在長崎,而正因為此地交通不便、信息傳遞緩慢的原因,所以被大明朝廷選中,成為倒幕試驗田。
九州島是日本與外界交通的門戶,也是大明登陸日本的踏板,只要掌控住九州島,那不管對倭國采取何種策略,都可以從容布置。
九州島生亂是最為重要的第一步,而實力處于大名中等位置的平戶藩松潘氏就成了撬動整個局勢的杠桿。
“我平戶藩治下人口不過三十余萬,武士僅有兩千五百人,且鐵炮甲胄弓箭刀槍并不齊備,想要以此來倒幕割據,呵呵,七郎,你覺得可能嗎?
此事怕不是老朽對家主一提,便會被駡將出去,這豈不是自取其辱嗎?”
田川昱皇再次搖頭道,不過,從他的語氣中,鄭七察覺到一絲猶豫和松動,于是他趁熱打鐵,將底牌亮出:“翁丈,若是鐵甲火銃弓箭齊備,那你以為平戶藩是否有余力與幕府一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