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天下之財養大明。
這是幾年前朱由檢在召集閣臣議事時說過的話。
當時很多人還沒琢磨過味來,因為他們不懂紫本主義和植民經濟的本質----掠奪資源,這也是后世西方經濟高速發展最重要原因,而這些東西對于崇尚儒家文明的重臣們來講,有點太那個。
不仁不義。
不過,在朱由檢制訂的戰略計劃陸續開始實施后,輔臣們現在回過頭來一看,當初的策略已經初見成效了,并且沒有丟失仁義之名。
理工學院游覽結束后,在鴻臚寺官員引領下,藩屬國貴賓們乘坐一輛輛內有銅質炭盆的四輪馬車,前往京郊的四海水泥廠繼續參觀。
貴賓們早就見識過北京城外四通八達道路上這種光滑平坦且硬度十足的特殊材料,已經有不少人打聽這是何物了,都想著在本國也修上幾條這種路面,再從大明采購一些四輪馬車,回去后街上一亮相,那場面,肯定是觀者如山啊,嘖嘖,想都不敢想,簡直不要太美妙。
參觀完畢回到京城,禮部侍郎、鴻臚寺卿鄭芝鳳宴請了各位貴賓,就大明朝廷將會幫助各國發展經濟一事發表了了熱情洋溢的演說。
宴會的第二天,各方代表出席了大明禮部召開的相關情況說明會,大明方面依舊是鄭芝鳳作為代表出席,鄭侍郎接著昨晚話題與各方代表展開了深入的探討。
要想富,先修路。
諸藩國內道路交通條件實在太差,這直接導致了大明商人想要從諸國采買更多商品都難,為啥啊?因為運不出來。
再好的東西到了收獲季節,因為道路狹窄崎嶇,只能靠人力一點點背到市面上去,最后只能眼看著爛在田里、樹上,這些東西可都能換成銀幣啊。
只有道路通暢,交通條件便利,各國產品才能更多地賣到大明,各國朝廷才能有更多稅收,諸藩貴族才能享受高品位生活。
有鑒于此,大明朝廷決定在諸國選址建設水泥廠,以便幫助諸國改善交通、發展經濟;與此同時,大明將采取措施加大與各國的貿易往來,提高從各國采買產品的數量,爭取早日讓各國民眾早日擺脫貧困,過上更好生活。
為了表示出大明扶持各國的誠意,大明四海票號將會分別向諸國提供低息借貸各三十萬銀幣,還款期限為三十年,各國以礦山、田地、港口、島嶼為抵押,逾期不還者,抵押物將歸四海票號所有。
此項貸款將用于各國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比如購買水泥修建道路、建設港口、興辦學堂、醫院等等。
考慮到各國缺乏足夠的專業人才,大明工部將會派遣有關方面的專家和隊伍吩咐各國,幫助各國朝廷開展各個項目的建設。
大明將向各國無償贈送五輛四輪馬車,以供各國國主及要員乘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