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崇禎八年 > 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證

      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證

      有了這張路引,你才可以去百里以外旅游、經商、求學、探親;沒有這張路引,一經官府查出,輕則打屁股,重則砍頭。

      路引的格式是這樣的:“某縣某都某里某人,為告給路引事,因往某處買賣(或探親、求學、遠游),恐沿途經過關津把隘去處有所阻隔,理合告給路引,庶免留難,為此給引。”

      路引一般是長方形,橫窄豎長,寬約半尺,長約一尺,用白棉紙豎排印刷,四角和左側都留有大片空白,供地方官填寫文字和鈐蓋大印。

      商旅出行,將路引小心翼翼地折疊起來,嚴嚴實實地包裹起來。

      沿途穿城過關時,會有兵丁盤查;晚上住宿客店,也會有巡捕抽查。

      路引在手,萬事皆休;路引若丟,那趕緊向基層官吏行賄,興許人家會放你一馬,否則按照律法嚴辦,小命得丟掉半條。

      “凡無文引,私度關津者杖八十,若關不由門,津不由渡,而越度者,杖九十。……守把之人,知而故縱者,同罪。……若有文引,冒名度關津者,杖八十,守把之人知情,與同罪。”

      要說在亂世剛剛結束之后,路引制度還多少能說得過去,但放在商業活動日趨頻繁的現下,這種制度已經很明顯地限制了社會的發展,并且在實施過程中,也讓許多冤屈和黑幕尋找到了寄生的土壤。

      一個國家想要大步向前,人員的流動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因素。

      路引制度的實施,雖然的確讓犯罪率大幅降低,但同時也使得整個社會因此而處于半停滯的狀態,極大的阻礙了國家前行的步伐,也讓各種文明之間的碰撞缺少了相應的契機。

      身份證的出現讓路引制度成為了過去,自頒發之日起,大明境內將不再限制人員流動。

      從此之后,不管你是商賈行人,還是生員百姓,只要持有此證,遇到有司檢查時便可以以此證明自己的合法身份,并可以在大明境內任意停留與留居。

      其實以千百年來形成的家鄉概念來說,就算人人有了身份證,天下人也很難做到舉家搬遷的現象。

      中國人對故鄉的依戀是根深蒂固的。

      除非迫不得已,否則的話,絕大數人寧肯吃糠咽菜,也絕不會去他鄉享受錦衣玉食。

      故土難離,故鄉的一切是很難割舍的。

      內閣已經行文天下將路引廢除,只要有身份證,官府將不會再對個人發出,從哪來、到哪去、去干啥的靈魂三問。

      有了銀票的先例,身份證的印制過程倒也不難,個人只要需要,都可以到當地免費官府辦理。

      身份證上的所有內容如同后世的填空題,包括背面的那段話,都已經全部印制妥當,官府中的書吏只需要提筆填寫相關內容即可。

      希望這一微小的改變,能夠讓大明未來的道路更加寬廣吧。

      就在朱由檢陷入沉思的時候,馬尼拉的捷報呈送進宮。

      _a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