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來新組建的閣臣就是這些人了,排名是以孫傳庭為次輔,準備接首輔的班,然后依次是盧象升、陳奇瑜、李邦華、楊嗣昌、侯恂、范景文。
關于新內閣處置公務的范圍和權限問題,朱由檢準備采用后世已經證明非常有效的分管制度,以此來樹立內閣的權威和影響力。
首先是確立閣臣的品級。
新內閣成員品級全部為正一品,然后按照排序來確定在內閣中的地位。
首輔負責總攬全局,并及時完成皇帝交辦的任何職差。
由于即將成為次輔的孫傳庭缺乏處理朝政的經驗,所以入閣后會以協助溫體仁處理政務為主,多看多學多提問,這樣更有利于將來接好首輔的班。
盧象升分管刑部和大理寺兩個部門的相關事務。
對于這位忠直的重臣,事關律法是否公正的職位更適合一片公心的他。
陳奇瑜分管禮部、鴻臚寺、太常寺、通政司等部司的相關事務。
官威甚重的陳奇瑜手腕狠辣,適合給這些文氣過重的部司帶來一股新風。
李邦華還是分管督察院的相關事宜,剛直不阿的老李頭就像唐太宗時的魏征,有他在內閣,至少可以起到監察他人是否結黨營私的作用。
楊嗣昌也是分管原先的本職工作,兵部尚書則由左侍郎王家楨接任。
侯恂和范景文也是一樣,還是分管原先的本職,熟知本部業務和人員的優勢將會使戶部和工部的運轉更加流暢。
戶部尚書一職由左侍郎周志謙接任。
朱由檢對于這位年富力強的官員印象頗佳,每逢有關戶部職權范圍內之事,侯恂總會帶著周志謙一起入宮覲見,在回答朱由檢提出的相關問題時,周志謙每每應答如流,并且會列舉出各種數據作為旁證,這種務實的作風讓朱由檢贊賞不已。
既然是能臣,那就應當站在適合他施展的更高平臺上。
如果周志謙做的出色,四旬左右的他未來入閣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工部尚書的職位由范景文提名的左侍郎陳良胤擔任。
朱由檢對此人并不熟悉,但范景文對這位左侍郎卻是贊賞有加,直陳良胤才能出眾、訥敏行,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實干型人才,基本完工的英烈祠便是由這位左侍郎親手設計并督造的,京師內的城市規劃和布局也都是由陳良胤四處勘察地形地勢后匯總到范景文處,最后于工部幾位相關官員會商認定實施的。
既然不是那種擺著官架子、只知道在衙內當官做老爺的人物,朱由檢自然是欣然同意了陳良胤接任一事。
此番戶部和工部先后空出了三個重要職位,這就讓兩部衙門中的官吏們有了極大的晉升空間,從而會充分調動起他們認真辦差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人人向上的良好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