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的是,今上不僅是待身邊人親厚,更是把宮里的所有奴仆都視作了子民一般,竟然提出了如此細致入微的關懷之策,這可真是千古未有之事。
可以想見的是,一旦皇帝這番舉動為宮里人所知,不知道會有多少人跪地嚎啕、叩謝皇帝的仁心善舉。
“幾位伴伴起來吧,朕從未將宦官視作非常人等,在朕眼中,只要是為大明效力、對皇家忠心者,不管其身份地位,朕盡皆一視同仁。對了,朕還想起一事。”
朱由檢聞安撫幾句后,三人陸續從地上爬起身來,曹化淳仍舊時不時啜泣出聲。
“不知皇爺還有何吩咐?”
王德化深吸幾口氣,平復了一下內心的激蕩之情,恭恭敬敬地躬身道。
“朕適才所中忘記提起,愿去養濟院養老、且在內書堂讀過書的,若有意與養濟院中擇孤兒教其讀書認字,宮里自會出資給其配齊相應所需,此一點你等宣告時記得著重提一下,要記住,但憑自愿,無須強迫!”
這一點是朱由檢突然之間想起來的,本著人盡其才的原則,他特意對王德化等人強調了一下。
出宮渡過余生的太監里面,有很多人進過宮里的內書堂,有些太監的文學造詣甚至不比那些舉人進士差,這樣的人才若只是養老,未免有點可惜了。
京師養濟院在朱由檢的大力支持下已經開辦了六處,安置了約三千名孤苦無依、又基本失去勞動能力的老弱人員。
為了方便養濟院里的老弱婦孺互相幫扶照顧,按照朱由檢的指示,將這數千人分別安置,老幼婦孺結合,彼此之間也好有個幫襯。
當然了,養濟院也雇請了很多壯婦負責照顧這些被收留人員,但多一個幫手總不是壞事。
有鑒于養濟院中孤兒數量不少的緣故,朱由檢推出了這一計劃,目的就是讓這些漸漸衰老的太監能發揮最后的余熱。
沒辦法,大明的讀書人太少,文盲率實在是太高。
讓這些一心科舉的讀書人去教書是完全不現實的。
現在只能采取這種零打碎敲的方式來推進掃盲事業的發展,畢竟文盲能少一個是一個,總比什么都不做要好。
看來還得想辦法吸引眾多讀書人投身于教育事業才行啊。
“皇爺放心!皇爺對奴婢們有天大的恩德,奴婢們豈能不知恩圖報?老奴等只需暗示說皇爺吩咐過,凡是能人盡其才、為皇爺所托之事盡心盡力者,甚至會被允收留義子為自己養老送終,相信那些有才分的奴婢們還不是趨之若鶩?嘿嘿嘿嘿!”
王德化先是恭謹地施了一禮,然后得意的說出自己盤算。
“哈哈哈哈!好你個王德化,此策實是深諳人心啊!如此雙管齊下,相信此事定能取得極佳之效!行了,今日朕就交代這幾件事,王伴、曹伴盡可去宣告便可!大伴,咱們去坤寧宮!”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