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崇禎八年 > 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讀

      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讀

      至于游歷全國四年,也是讓這些小輩們先苦后甜的一種鍛煉,對于這些重臣來說這根本不算事,家風嚴謹的他們并沒有寵溺自己孩子的習慣。

      經過這八年的打磨和閱歷,對自家孩兒也是一種成就和磨練,或許多少年后會造就一大批名留青史的能臣。

      而且這種策略對維持家族的長盛不衰有益無害,只要立下家訓,子孫后代須當遵守下去,那只要大明不倒,自家的富貴榮華也會長久保持下去。

      “圣上之語發人深省,所舉之事例更是令人深思,大明確實已至須變革之時!今有明君在位,正欲勵志圖強,吾等豈能不全力輔之佐之?老臣愿追隨圣上,開創大明萬世之基!”

      溫體仁當仁不讓的率先站起躬身行禮后慷慨表態道。

      他早就想好了,自家的長子長孫溫方年已十四歲,比太子朱慈烺大兩歲,作為太子的伴讀也能說得過去,現在就要把自己多年的官場經驗傳授給他,讓他學會如何揣摩上意后投其所好。

      雖然溫方五歲開蒙,家中的西席先生也換了幾茬,可在這學問上一直長進太慢,想要通過正經科舉入仕怕是很難,那干脆就走另一條路吧,等其他孫輩長大后,說不定就能出個舉業上的人才。

      關鍵是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溫家不能從高層中退出,這樣才更有利于整個家族的存續和發展。

      溫方既然做不成能臣,那就做幸臣好了,全力抱住太子這根大腿。

      太子才十二歲,而今上也才不到三旬,自己還能在首輔位子上干個三五年,能致仕后,溫侃應該能干出點政績來了。

      只要自己活著,皇帝就會念著舊情,溫侃的仕途就會有保障,等皇帝老了,溫方已經陪著太子長大了。

      太子出國子監游歷時,一定要讓溫方隨行,這一點非常重要,其意義遠勝伴讀,到時候自己一定要幫長孫爭取到這個機會。

      這一系列的舉措算下來,溫家的富貴在幾十年內絕無問題,這幾十年還能出不來一個人才嗎?

      “圣上高瞻遠矚,果非吾等所及!臣贊成太子出宮就學游歷之舉,臣家中嫡孫已年滿十一歲,與太子年齡相仿,且自有聰穎好學,臣愿讓其入監伴讀,與太子砥礪并行!”

      看到被溫體仁搶了頭籌,心有不甘地次輔王應熊毫不猶豫的倒向了朱由檢這邊,渾然忘了剛才還在斷然反對皇帝所謂的荒唐舉動。

      雖然他知道自己行將被致仕,但家中兩個兒子都不成器,甚至還不如溫體仁家,至少老溫還有個能勉強拿得出手的次子。

      這回他要是致仕回了老家,雖然多年來積攢的銀錢、購置的田地足可供數代安享,但要是家里邊無人出仕,那真就像皇帝所說的那樣,不用多少年,王家也會逐漸衰敗下去。

      這回既然是皇帝拋出了一個大禮包,那這時候不拼力去搶還等啥?

      “老臣實在是愚鈍不堪,直至圣上明此間關竅,老臣方知圣上之一片苦心!老臣收回適才所,圣上確為不世出之明君,每有策略,必定是挾高屋建瓴之態,行有的放矢之舉!臣家中長孫亦是年歲適合,臣愿其為太子之伴讀!”

      另一名閣臣張至發抱著與王應熊同樣的心思,果斷地轉換了陣營。

      “呵呵,卿等切勿心急,朕既定此策,自會體諒諸卿家之境況,并無先來后到之說,諸卿家適齡之血脈子侄均在伴讀之列,每家限定一人!”

      _a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