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崇禎八年 > 第四百一十八章 就學

      第四百一十八章 就學

      “楊卿所析確是有理有據,朕現下已是安心不少!朕適才所詢兩翼奇兵可是準備妥當?”

      朱由檢接著發問道。

      “回稟圣上,盧學士與登州均已準備就緒,只待時機合適隨時便可出征!”

      楊嗣昌拱手回道。

      “好!現下可謂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這一戰一旦成功,我大明邊患盡消,也將省下大批錢糧物資用于改善民生,至少若干年內,我大明無戰亂之憂矣!”

      想到不久之后,大明內憂外患大部消除,朱由檢的心情頓時變得愉快起來。

      這次只要將建奴徹底打殘,再順帶著將遼西將門一起裁撤掉,那每年就會節省下五百萬兩以上的巨大支出。

      而且關外大片肥沃的土壤也可以將山陜一帶的災民遷移過去,此消彼長之下,大明的財政狀況將會得到徹底改善。

      對于戰后八旗的安置,朱由檢打算采取異地分置的辦法,把人數并不算多的建州女真移往內地其他省份,這樣過不了幾代,這些女真后裔就會逐漸被漢化,從此成為大明的一分子。

      “啟奏圣上,不知此次招臣等入宮所為何事?還請圣上予以明示!”

      侯恂的插打斷了朱由檢的思緒,他這才想起今日召集群臣入宮的目的。

      “唔,呵呵,朕只顧思慮其他,倒是將今日之事給忘記了。朕之所以將眾卿招來,是與太子有關。”

      朱由檢說到這里故意頓了一下,想看一下眾人的態度和反應,果然,一提到太子,殿內眾臣都是搭起了十二分地精神,不約而同地看向了自己。

      “太子數年來受教與東宮兩位師傅,學問品行自是令朕甚為滿意,將來大明交于太子,朕也甚是安心。太子今年已滿十二歲,為使其對大明民間有所了解,多多接觸宮外之事物,不至將來不識民間疾苦,故而朕決意,自下月起,太子將以別名入國子監內讀書,直至十六歲為止,期間與尋常監生一般無二。”

      朱由檢在眾臣滿是驚異的注視下宣布了這個經過深思熟慮后的決定。

      “臣反對!東宮向為國之根本,既有名師大儒指點東宮學業,何須再于宮外交通!況且白龍魚服素來乃是大忌,若是太子出宮之事為有心人所知,萬一有人欲對太子不利,一旦國本動搖,可謂大禍至矣!對圣上此等有違祖制之斷,作為臣下若不加以勸阻,傳揚出去,豈不讓士林之眾以為殿陛之下皆為巧媚上之佞臣!”

      禮部尚書張國維率先站出來打破了殿內的沉寂,對朱由檢的這個有些輕率的決定表達了強烈的反對之意,同時也隱隱將矛頭指向了素有媚上之名的溫體仁。

      不管張國維到底出于什么原因反對此事,但他的理由卻是很站得住腳,并且也代表了殿內大部分人的態度,所以并沒有其他人站出來對他進行反駁。

      “臣附議張部堂之,此事圣上還需慎重考慮。此前坊間便有圣上輕縱太子隨意出宮之傳,臣因并無親眼目睹,故而無從勸諫,但從今日圣上之行舉看出,傳應是不虛!作為一國之君,其一一行應以持重端穩為日常,飛揚跳脫之行斷不可取!還望圣上慎思之!”

      右都御史施邦曜起身施禮后正色道。

      平日里行舉止極為端肅方正的施邦曜,最注重的便是一切要按既定之規行事,朱由檢這種天馬行空般的想法讓他頗為不喜。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