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內閣諸人以及正三品以上的高官、陽武侯等勛貴們則是文左武右,立于殿門臺階下前排位置,各人都是神情肅穆端莊,并無人交頭接耳。
一陣整齊的腳步聲突然響起,一百二十名身高體型相差仿佛、身著鮮亮盔甲的錦衣衛大漢將軍,手持各種鹵薄儀仗由大殿兩側列隊而出,沿著殿前的平臺開始,一直向下排到了內閣諸人面前幾步的地方,之后個個昂首肅立、雙目直視前方。
緊接著一名御馬監的太監登場亮相,揮動長長的靜鞭迎空一甩,“啪”的一聲炸響過后,廣場上的嘈雜聲頓時戛然而止。
“百官整肅儀容,入朝覲見!”
一名年輕太監行至臺階處,尖著嗓子對階下的百官高聲唱喝道。
隨著唱喝聲落下,廣場上的百官稍稍整理一下儀表,在內閣首輔溫體仁及陽武侯薛濂的率領下,亦步亦趨的沿著臺階邁步向上。
而直到四品以上的高官們全部進入寬敞明亮的皇極殿后,廣場上的中低級官員尚在排隊等候攀登臺階。
“皇上駕到!”
等殿內的高官們站穩身形之后,隨著王承恩的高聲唱喏,一身袞冕的朱由檢自殿后轉出,大步登上御階,轉身坐在了龍床上。
隨著教坊司的鼓樂齊鳴,殿內殿外百官紛紛跪倒在地,口呼萬歲行了三拜九叩的大禮。
“諸臣工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隨著王承恩的呼喝聲,殿內卻是鴉雀無聲,并無人出列奏事。
這也是約定俗成的一條規矩,大朝會只是一種莊重肅穆的禮儀,用以彰顯皇帝的威嚴以及朝廷的氣度,并不是用來商議國事的地方。
大明的大朝會制度都是依著皇帝的性情而再三修改的,朱由檢穿越過來時正值內外交困之際,所以從未舉行過這種大場合的見面會、
直到今日時局徹底穩定住之后,朱由檢才在溫體仁等人的勸諫下舉行了這場大朝參。
“退朝!”
“恭送我皇!”
隨著王承恩的喊聲以及百官們的稱頌聲,朱由檢起身下了御階回到了后殿。
文武官員躬身目送皇帝走后,這才相繼轉身退出了皇極殿。
一場規模盛大的朝會就這樣結束了,沒有資格進殿的中下級官員們,甚至連皇帝什么模樣都沒看見,但也只能隨著人群出宮而去。
而內閣首輔溫體仁以、孫傳庭、陳奇瑜、侯恂、范景文等四位新晉大學士,都察院臨時主持院務的右都御使施邦曜、兵部尚書楊嗣昌及兩位侍郎、司農寺左右少卿等重要部司主官則是奉命留了下來。
皇帝有旨,留下的眾臣齊聚乾清宮昭仁殿,開始新一年第一次國事會商。
“啟奏圣上,崇禎十年一整年,我大明各方面之狀況比之從前都有了較大變化,無論是北地各省災民安置還是江南稅賦上繳,均有較好之改觀。太倉去歲入庫銀錢物資總計約值四百萬兩,而因流民拓田開荒已是初見成效,受災各省府州縣下撥賑災錢糧物資數量也是大大減少。現在北地各地方官府正全面展開打井筑渠、興修水利之工程,以使朝廷之施政能惠及更多百姓,督察院以及親軍亦是大量進駐各地方,對其間是否有貪賄怠政之舉進行嚴格查訪。如此多策并舉之下,若無大規模天災生發,預計今年各方面應能比去歲更佳!臣以為,此全賴我皇英明神武、睿智果決之下方能有此建樹,長此以往,盛世大明將在不遠之時日重現!臣為我皇賀!為大明賀!”
隨著重臣們相繼起身高聲頌賀施禮,首輔溫體仁結束了對去年的簡單總結,以及對新一年的展望,昭仁殿中的氣氛變得莊重起來。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