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崇禎八年 > 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略

      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略

      陳奇瑜在鳳陽巡撫兼漕運總督的任上已近兩年,期間除卻正常職司以外,還多了項督管流賊戰俘疏浚運河淤塞河段的任務。

      經過近兩年高強度的勞作,當初的五萬戰俘因病或者意外先后已經有五千余人死亡,死掉的這些人都被草草掩埋,連個墓碑也沒有。

      戰俘們共清淤三百余里河段,大部分集中在運河淮安段,使得原本淤塞嚴重的這段河道變得通暢無比,幾百料的大船也能暢行無阻,不再用人工拉纖。

      從河中清出的淤泥作為肥料,全都被運到運河兩岸的田地中肥田。

      這些田地是朝廷從河南遷移過來的災民們新開墾出來的。來自南陽府和汝陽府諸多州縣的上百萬災民,在當地官吏的組織管理下,用了近兩年的時間,便在運河兩岸的荒地中開出了十多萬頃連片的新田。

      朱由檢曾下旨,遷移過來的災民按人頭每人給與十畝口分田,這些田地是免租賦的;除卻口分田之外,每家另外新墾田地皆按十二繳納租賦,此舉使得災民們的開荒的熱情高漲。

      為了讓災民們渡過荒年,陳奇瑜奉旨每隔三十里修建一處大型糧倉,截留百萬石漕糧儲存起來,然后將每人每日所需糧米、食鹽、干菜發放到災民手中,以保證他們有足夠的體力能支撐每天的勞作。

      幸運的是北地連年的大旱尚未波及到江南一帶,浙江、湖廣、南直隸的糧食產量未收到大的影響,漕糧征收還算順利,這些大型糧倉并未空置,災民們的口糧供應有了保證。

      陳奇瑜現在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安置新遷災民、協調他們與當地官府百姓產生的矛盾上面,更多的擔負起了鳳陽巡撫的民事職責。他將河道清淤和漕運職事,分別交給了衙門中的工部主事和戶部兼兌官來操辦;自己則帶著兩名本家兄弟以及一眾親隨,往來巡視災民屯墾的有關事宜,以便安定災民之心,防止因百姓之間的沖突而引發的民亂事件。

      陳奇瑜對漕運職事根本不感興趣。他知道漕運衙門離開他也會照常運轉,而且也不會有什么惹眼的功勞。而今上更看重的是災民安置是否妥當,只要在這件事上做出一番政績,那很容易能吸引到皇帝的關注和欣賞。

      過百萬的災民遷移是個浩大而繁重的工程。雖然朱由檢也自內帑撥出巨款用于災民的安置費用,但具體到每一件事情上就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規劃和組織,包括勘察地形、合理修建住所、根據荒地安排多少人為一村落等等繁雜瑣碎的工作。

      此次遷移災民雖然眾多,但安置的算是比較合理,并未出現大的疏漏,這主要得益于與災民隨遷而來的河南地方官吏的協助,而朝廷派出的巡察御史以及大量錦衣衛的監督也是功不可沒。

      沒錯,不光河南幾個府州縣的災民遠遷,那些地方官吏們也大都跟隨前來。

      受災當地除了少數士紳大戶和一些尚能自足的的自耕農以外,其余沒有著落的百姓幾乎全部被搬遷至運河淮安段。南陽等地除了主官以及少數官吏留守以外,剩余的則作為組織者帶領災民來到了朝廷指定的地點。有了這些熟悉民情的官吏協助,這次大規模、分批次移民才得以比較順利的完成。

      當然了,牽扯到如此多人口的移動,期間發生的種種事端也是紛繁復雜的,陳奇瑜在奏本中也只是簡略一提。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