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女兒隨夫外任,如今并不在京中。
湯家兩兄弟帶著妻小這么齊整整的來還是第一次,彼此瞧著都有些陌生。
晏書容見到晏安邦就撲到他懷里哭,眼淚止不住的流,捶著他哥哥的胸膛,你可算知道回來了,母親生也見不著你,死也見不著你,想你想的墳上都長草了。
那就是大郎的不是,怎么沒去你祖母墳前勤扯草。晏安邦還要玩笑,別哭了,都這么大人了,孫輩們笑話你呢。
晏書容抹著眼淚到一邊,招呼兒子過來給舅舅磕頭。
磕頭免了,彎腰鞠一下就行了。
晏安邦拍拍湯家大郎的肩膀,感觸萬千,你父親這輩子做的最聰明的一件事,就是娶了你娘。
看看你們兄弟倆,多么挺拔,一表人才。
你大伯就想不明白,自個矮小,還要特意娶個嬌小的娘子,你那大堂哥,在荊州做通判的那個,我這次路過,他還設宴招待了我們,我遠遠瞧見他過來。晏安邦在外甥肩膀處比劃了一下,這么點個子,人又胖,真像是矮冬瓜批了人皮成了精。
你這人。江采女笑著瞪他,人家請你吃飯倒是請錯了,讓你在背后這么嚼嘴。
那怎么能算請錯,他憂心自己的孩子不吃飯,長不高,不是有你給他把脈扎針,還留了食譜,照你說的去做,小孩至少能比他爹強點。
大哥給我來信說了此事,我那侄兒由舅母施針后胃口大開,大哥很是欣慰,還說等冬月回京述職,要親自上門來謝舅舅舅母的大恩。湯大郎笑道。
江采女笑道,都是親戚,不說外道話。
余下外甥孫,孫女,晏安邦也是個個都給了重禮,知道小孩好玩,也不拘著他們在眼前,讓小輩們自去玩耍。
晏書容說難得來見一次舅祖父,多聽聽舅祖父的教誨也好。
行了,這兩兄弟記得我這個舅舅就夠了。晏安邦道,余下孩子們有他們該記住的親戚,記得舅祖父很慷慨就很好,誰喜歡聽老頭子說話,又臭又長的。
舅舅還是同年輕時一樣風趣。湯家二郎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