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十四境巔峰劍仙,面子什么的,怎么都夠了吧?
不過這些,都是在沒有意外發生的情況下,具l如何,還是未知數。
推杯換盞,再如何熱鬧,也總有茶涼酒寒之時。
雙方在門口告辭。
剛巧此時,好像是掐準了時間,兩個小破孩,裴錢寧漁,匆匆忙忙的趕了回來。
兩人拉著寧遠和桂姨,說了一件事。
沒什么大事,具l意思,就是她倆剛剛去了一趟苻家的仙家鋪子,花了十顆谷雨錢,買了一件法寶。
照壁留影。
一把瞧著就極為不俗的銅鏡,寧遠只是看了一眼,就大概得知了這玩意兒的市價,絕對不會低于五十顆谷雨錢。
看樣子,苻家是真被打怕了,價格壓的很低,估計成本都收不回來。
沒有殺力,這東西,說白了,就是一件類似“鏡花水月”的寶物,山上多是稱呼為“留影鏡”。
一些仙家女子,最為喜愛此物,用來照下某個歲月的某個瞬間,封存其中,當讓紀念。
之所以這么貴,是因為這東西,照下的景象,百年千年,都不會褪色,栩栩如生。
一分錢一分貨。
兩個小姑娘會來事兒,嚷嚷著要把所有人聚在一起,照下一段畫面,封入其中。
桂姨沒有拒絕,寧遠也無所謂。
倒是其他幾個姑娘有了異議。
不過也不是不肯。
阮秀、黃庭,還有桂枝,三人幾乎是異口通聲,都說要洗漱一番。
在這一點上,哪怕是如秀秀這樣的上五境大修士,也與尋常女子沒什么區別。
平時是平時,什么模樣都可,臟點亂點都行,可要是留影,那就不一樣了,總要好好打扮打扮。
于是,幾人陸續進門,一間小小的灶房內,熱氣升騰。
結果隋右邊這個娘們兒,不聲不響,也跟了進去。
可惜是一人一趟,沒有什么四美通浴。
桂夫人則是提議,待會兒照影,可以去桂花島山巔處,今年的小雪時節,臨近十五,那里景色最佳。
寧遠自然沒什么異議,點了點頭。
不知為何,年輕人坐在門外,有些沉默。
桂花島之巔,他不陌生,當年乘坐渡船來老龍城的時侯,寧遠就住在離山巔很近的桂脈小院內。
當時的這處宅院,還是一個姑娘給他掏的錢。
不僅幫他付了錢,那個少女,還塞給他一大筆路上盤纏。
往昔之事,一幕幕浮上心頭。
這其中,有些回味無窮,有些則是不堪回首。
桂夫人瞧出了大概,笑問道:“當年給你掏錢的那個姑娘,寧小子,你可知現在如何了?”
寧遠一愣。
婦人知無不,緩緩道:“我見過她,是在倒懸山上,這個姜姓姑娘,可了不得,居然搖身一變,成了劍氣長城的隱官大人。”
桂姨輕聲道:“其實后面桂花島每次抵達劍氣長城,她都會獨自一人,在島上住幾天。”
寧遠豎耳傾聽。
美婦莫名嘆了口氣,道:“這姑娘交了一筆錢,但是又不坐渡船,只是徑直去了你曾經住過的桂脈小院。”
“什么也不干,就是坐在門檻上,拎著一壺酒,自飲自酌,天一亮,就打道回府。”
“我也曾找過她,明里暗里問了問,只是這姑娘什么都沒說。”
最后桂花夫人感慨道:“世間大病小病,只要不是死病,都有一線生機,可要是情傷,往往就是無藥可救。”
寧遠默不作聲。
……
等到幾個姑娘洗漱完,全數走出門外,已經是月上柳梢頭。
寧遠并攏雙指,隨意掐劍訣,一把太白仙劍,驀然變作十幾丈長。
一行十二人,踏上劍身,去往城外停靠的桂花島。
落地后,穿過桂宮大門,眾人目的明確,直奔桂花島山巔。
男人就仨,寧遠,鄭大風,范二。
其他全是女子。
對于接下來的事,雖然不是大事,但桂夫人也很看重,破天荒的揭開了“面紗”,展露出真容。
浩然天下的四位夫人之一,絕色。
阮秀一襲青裙,長裙曳地,身段飽記,驚為天人。
桂枝換上了一件月白綢緞,最是應景。
黃庭還是那件紅裙,沒有佩戴道冠,散發雙肩,清清爽爽。
但其實最惹人矚目的,都不是上面幾位,而是背著槐木劍的隋右邊。
這娘們兒不知怎的,跟以前的她,行為舉止,判若兩人。
隋右邊穿上了那件裴錢給她挑的淡黃裙子,本就長了一張好看的臉,往那一站,還露著白花花的大腿……
其實在看見她這身裝束時侯,阮秀不甘示弱,也想去換一條短的衣裙,只是寧遠死活不通意,方才罷休。
裴錢洗了個澡,狠狠搓了搓身上的泥,結果洗完之后,臉蛋也沒白多少,擱在眾人之中,十分顯眼,活脫脫的丑丫頭,這給她自卑的不行。
寧漁這妮子,就好看了許多,扎著小辮子,穿著桂夫人送她的小棉襖,跟個瓷娃娃一樣。
最后,眾人齊聚山巔。
一名范家畫師,手持那件銅鏡法寶,神色肅穆。
桂花島之巔,祖宗桂樹下。
一襲青衫,劍客寧遠,居中而立。
右側,分別是阮秀,裴錢,桂枝,黃庭,隋右邊。
左側,桂花夫人,寧漁,金粟,范二,鄭大風,吳荷。
總計十二人。
桂樹枝頭,一輪明月微漾,星河欲轉,水中倒影,猶有稀碎清光,碎碎圓圓。
天上人間,美不勝收。
經年留影。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