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的太平山。
清晨時分,兩男一女,徒步登山。
寧遠又換上了那件穿了許久的青衫長褂,背著太白仙劍,與鐘魁肩并肩,走在前頭。
新任太平山宗主黃庭,依舊是老樣子,默默跟在他的身后。
唯一的差別,就是女子自昨晚過后,就不再是道姑模樣,一襲淡紅色長裙,頭上道冠也不見蹤影,改為一支小巧玉簪,將頭發盤在腦后。
本就絕色,這番裝扮過后,更加傾國傾城。
不得不說,世間女子,還是著衣裙來的好看些。
主峰不算多高,千丈左右,而且那天還被寧遠一劍劈成了兩半,導致中間出現了一條一線天。
一路上,三人都沒有說話。
登上山巔后,黃庭越過兩人,女子神色莊重,雙手推開大門。
寧遠與鐘魁,兩人對視一眼,幾乎同時正了正衣襟,大踏步進了祖師堂。
太平山這座祖師堂,這段時間以來,已經修繕如初,內里不大不小,供奉著數百位歷代祖師牌位。
居中懸掛有一幅開山祖師之掛像。
畫像材質不好不壞,三千年歲月,已經略微泛黃,一名威武道人雙手負后,頭頂光明大鏡,左右四把古劍環伺。
以黃庭為首,女子跪在蒲團上,恭恭敬敬的磕了三個響頭,鐘魁與寧遠,緊隨其后。
不過兩個男子用不著磕頭。
寧遠是鎮山供奉,鐘魁也得了個首席供奉的椅子,所以是屬于外人,而且都是只掛了個名而已。
上了三炷香,幾人走出門外。
去往一處崖畔的路上,鐘魁與寧遠說了些臨別之。
多是關于往后太平山重建的事務。
大大小小,多且雜,寧遠也沒什么更好的建議,畢竟他也不懂這些。
不過倒是記住了一些規矩,以后不管用不用得上,多學點總是沒壞處的。
說完了正事,書生破天荒的有些欲又止。
寧遠笑道:大老爺們一個,扭扭捏捏的像什么樣子說就是了。
鐘魁便點點頭,沉吟道:寧遠,關于你此前說的那個大驪國師……
也就是那位文圣一脈的崔瀺,他的十二地支,我就與你挑明了說,現在我還是書院君子,所以很多事,我不一定能幫的上忙。
要不這個地支文字,還是還給你好了,免得以后要是出現意外,我又幫不上什么,到時候里外不是人。
寧遠略微思索,便擺擺手,果斷拒絕,正色道:你說的也沒錯,不過暫時還是放在你這邊好了。
你不是說這個文字,對你將來躋身上五境很有幫助嗎
拿去就可,反正我身上還有不少,以后能不能湊齊十二人都還是問題,就算當真跟你說的,以后真出現了意外……
年輕人笑瞇瞇道:大不了我就再來一趟桐葉洲,管你要回來不就是了
你要不愿給,我就把你砍死。
鐘魁咂了咂嘴,幽幽道:砍死一名書院君子,可不是什么好事。
寧遠呵呵笑道:難不成比砍死一頭飛升境大妖還要來的困難
書生摸了摸下巴,跟你說話是真沒勁。
鐘魁自認嘴皮子夠厲害的了,但與寧遠相比,還是差了不少。
主要他是個讀書人,再怎么口無禁忌,也總會有些忌諱,沒得辦法。
但寧遠這個遭瘟的,是什么都敢說啊。
也不知是真有這么大本事,還是因為年少無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