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葉洲東部,長達數十萬里的海岸線,禍事不斷。
扶乩宗事變之后,那頭仙人境大妖,被匆匆趕來的數位書院副山主打成重傷,逃遁而去。
隱匿將近半月,卻突然在昨日,這頭大妖又現出蹤跡,短短時間內,氣血就恢復至巔峰,在被書院察覺之前,接連兩次出手。
打爛一城一宗,凡夫俗子死傷無數。
蠻荒顯然是做足了準備,這次桐葉洲妖族作亂,相比以往,更為慘烈。
劍氣長城事變,文廟召開議事,邀請諸子百家之余,九洲七十二書院,所有山主皆是前往。
好巧不巧的,也就在桐葉洲山巔修士空虛之時,大妖冒出了頭。
擱在以往,桐葉洲滿打滿算,也就兩名飛升境,一位是北邊的桐葉宗杜懋,另一位,則是三位天幕圣人之一。
而杜懋跌境的消息,早已不是什么傳聞,三位天幕圣人不知為何,也不見了蹤影。
桐葉洲東部云海,一大撥書院子弟,御風遠游,聯袂向南。
由兩名副山主帶頭,俱是玉璞境修為,除此之外,還有兩位書院君子,一個年輕,一個老邁。
年輕的,自然是君子鐘魁,老邁的,則是南邊文淵書院的一名老君子。
兩玉璞,兩元嬰,外加上百位中五境書院門生,這種陣容,已經比得上一座宗字頭仙家了。
但鐘魁的面色,卻是憂心忡忡。
他當時離開邊境客棧之后,總計花費了近十天,方才回到大伏書院。
按理來說,十境修為的他,全力趕路的情況下,最多四五日就能抵達,卻是多耗費了這么多時日……
原因無他,這一路上,各地妖魔四起,到處作惡,其中甚至不乏有地仙妖族,也因此,鐘魁幾乎就是一路殺回去的。
等到返回大伏書院,書院這邊,兩名副山主已經早早動身,去往東部尋覓大妖,剩下的書院子弟,也幾乎是傾巢而出。
書院周邊萬里,肆虐妖魔極多,鐘魁領銜,再次花費不少時日,平亂之后,便火速趕往太平山。
邊境客棧一事,鐘魁已經知曉所有藏匿桐葉洲的蠻荒妖族,扶乩宗一個,太平山一個,最后還有一個,下落不明。
傳信去往別處書院后,有兩名副山主趕來,與他一同去往太平山。
好的一點,是聽說太平山那邊,遲遲沒有動靜。
但鐘魁就是憂心此處。
那頭背劍白猿,之所以一直不動手,恐怕就是在等什么契機。
貌似在等什么人。
也許是劍修黃庭,也許是……
也許就是自已。
遠游途中,青衫書生沒來由的,往大泉方向望了一眼。
他隱隱有種感覺……
可能黃庭與自已,都不是那個答案。
……
太平山素有古風俠氣。
這話不是說說而已,這個宗字頭仙家,自建立山門以來,數千年歲月,方圓萬里地界,沒有任何妖魔。
其實也不是沒有,只是都被太平山道士抓了回去,全數關押在那口井獄,用來磨煉門人子弟的心境。
太平山的宗門祖訓,很是簡短,就四個字。
斬妖除魔。
每一位太平山道人,在抵達相應境界之后,都會分別有一次歷練。
沒別的,就是下山斬妖。
而躋身金丹境的修士,想要在宗門開峰,搭建自已的道場,就必須做到一點,十年蕩魔。
花費整整十年,下山遠游,清掃妖魔,最后返回山門時,還必須羈押一頭同境妖魔,關入井獄。
條件苛刻。
所以每一位太平山道士,都很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