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官道。
京師一戰,已經過去不少時日,牯牛山的飛升異動也已經平息,南苑國不再戒嚴,數萬精兵全數退走,這條官道,又恢復了往日的光景。
人頭攢動,熙熙攘攘的街道上,兩大一小,漸行漸遠。
阮秀想起黃庭的提醒,就與寧遠詳細說了一遍,關于離開藕花福地之后的事。
寧遠欣然點頭,表示太平山那邊,他本就打算前去拜訪。
還說了一件他準備讓的事。
之后去往太平山,說不得就要出劍斬妖。
一頭仙人境的劍修大妖。
太平山屬于道教宗門,追溯根源,則是白玉京那邊,大掌教寇名一脈,最早的開山祖師,只是一名從青冥天下云游而來的游方術士。
這位開山祖師,仗劍行走世間,斬妖除魔數百年,最后途徑那時的桐葉洲,見妖魔作祟,惹得天怒人怨,便花費整整六十年光陰,殺的群妖膽寒。
這不是什么隱秘,擱在桐葉洲的山上仙家,大多也都知曉。
天師出劍,甲子蕩魔。
選址建宗過后,廣招門徒,這位開山祖師,因早年暗傷太多,坐化于三千年前。
太平山上有一口井獄,建宗之時就已存在,其內鎮壓著數以千計的妖魔,由一頭曾跟隨開山祖師的背劍老猿看守。
這老猿,正是寧遠與阮秀所說的那頭仙人境大妖。
也是如今的太平山,三位祖師之一,論資歷,更是無人能比。
這趟北游路,其實一開始,寧遠是沒打算去找這老猿麻煩的。
就像當初的那個十四境劍修,問劍桐葉宗,路過太平山上空之時,也沒想過隨手一劍給它殺了。
但今時不通往日,時間在走,人也在變。
寧遠不怕旁人對他的閑碎語,但是絕對不能,讓他人看低了齊先生。
齊先生因他而死,選擇以命換命,那么自已就要讓浩然天下,那些個在文廟吃冷豬頭肉的讀書人,知道他寧遠,是個如阿良一般的劍客。
也讓文圣一脈,例如崔瀺、左右等人,知道齊靜春如此讓,不是什么愚蠢之舉。
阿良能以浩然劍修身份,馳援劍氣長城,十三之爭里劍斬大妖……
那么我寧遠,往后就代替劍氣長城,為浩然天下出劍蕩魔。
或許老大劍仙,也希望他能如此。
當時離開劍氣長城之前,城頭之上,師父對于徒弟,其實沒有過多的要求。
只有一個。
劍氣長城不欠浩然天下什么,但是對于那個阿良,多少還是欠了一些的。
因為阿良當年去往劍氣長城,是用的劍修身份,不是什么亞圣嫡子。
劍氣長城欠的是劍客阿良,不是讀書人孟梁。
除了太平山一事,阮秀還說了那座玉圭宗。
藕花福地的周肥,死在了寧遠手上,玉圭宗的姜尚真,恐怕不會善罷甘休。
更別說他的那個兒子周仕,跟他爹一樣,也死在了年輕人手里。
寧遠聽完之后,沒什么表情。
一個玉圭宗而已,不是什么大事。
姜尚真要是敢來,不帶上宗主荀淵一起,對上現在的寧遠,是討不了什么好果子吃的。
過了城門,走入一條繁華鬧市,街邊有個賣糖人的攤子,寧遠忽然停下腳步。
阮秀和裴錢,也跟著停下步伐。
寧遠指了指那個攤子,微微俯下身,手掌搭在小姑娘腦袋上,輕聲問道:“給你買個糖人,要不要?”
小姑娘抬起頭,看向這個男人,有些懼意。
阮秀趕忙蹲下身,雙手攥住她的小手,瞇眼笑道:“難得他大方一回,這還不點頭?”
“之前我帶你出來,你不是挺愛吃的嗎?”
裴錢抿了抿唇,雖然還是一不發,但卻朝著男人點了點頭。
寧遠一把將阮秀拉起,伸出一只手掌,“給錢。”
他沒錢,渾身上下除了一把劍和方寸物,就是個窮光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