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外的這場三教議事,鮮為人知。
道祖,佛祖,至圣先師,三位十五境大修士。
持劍者真身,獨自立于光陰長河的上游處,天下劍道之祖師。
劍氣長城陳清都,當今人間劍修第一人。
就連陰間冥府,那位世間流傳最少,筆墨最少的劍仙菩薩,也破天荒的來了一趟。
但這場議事,卻不是這幾位來主持,反倒是個修為最低的晚輩讀書人,首先開了口。
齊靜春站在老夫子身旁,稍稍落后半個身形,溫和笑道:“諸位前輩,晚輩斗膽,為那位小劍修懇求一份大道。”
老夫子點點頭,補充道:“這場議事,關乎于兩個‘一’。”
少年道士問道:“真一假一?”
陳清都背著手,面無表情道:“我站寧遠。”
光陰長河的上游處,那道隱隱約約的高大身形,嗓音清冷,“我站陳平安。”
隨后她瞥了眼那個佝僂老人,“陳清都,你跟我那分身所說的,一模一樣。”
“萬年過去,你的膽子確實是越來越大了。”
老大劍仙笑瞇起眼,“那好,我跟前輩一樣,都站陳平安。”
“但是寧遠這邊,我也站。”
老人這話說的理直氣壯,畢竟對待這位前輩,該有的尊重還是要有的嘛。
面對小鎮那個劍靈,是一種態度,面對現在的持劍者真身,則又是另一個態度。
并非是因為劍術不如人家,戰力比不過人家,方才如此。
究其原因,就兩字。
尊重。
事實上,當初那個劍靈現身劍氣長城之時,陳清都就察覺到了貓膩。
問劍持劍者,對于陳清都來說,是萬萬讓不得的。
他現在不是十五境劍修,對上這位存在的真身,即使能扳扳手腕,但最終結果,一定是自已輸。
通境之內,天下任何劍修,都不可能是她的對手。
退一萬步講,即使老人躋身十五境,擁有不弱于持劍者的戰力,也絕對不會問劍于她。
因為當年的河畔議事,那場關乎劍氣長城一脈劍修的生死存亡的議事,這個劍道之祖師,選擇站在了陳清都一方。
光靠這個,于情于理,老大劍仙就不可能會對她‘以下犯上’。
那么為什么,劍靈會被他所斬
因為那個分身劍靈,她前往劍氣長城督戰,本就是持劍者的一番布局。
說的更清晰一點,是持劍者真身,與青童天君楊老頭,一起為那個劍靈布置的一場大考。
無非就是人性與神性。
她輸給了阮秀,所以‘死了’。
持劍者當年,為何要分出一縷神性去往人間?
只是讓她在那等待,為自已尋找一個主人?
水火兩位至高神,在當年登天一役過后,都雙雙下界轉世,除了那位披甲者,還有追隨他的遠古神靈之外,絕大多數舊日神靈,也是如此。
大家都要按照楊老天君的規矩,一一轉世成人,嘗盡人間萬般……
到了持劍者這里,就不用了?
自然不是。
所以寶瓶洲的那座小鎮廊橋,就多了一名持劍者的分身劍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