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老觀主對寧遠很好。
他一直不算什么好人,他也只對親近之人好,倘若有人與身邊之人起了沖突,他也會先講道理。
講完了道理,如果是自已人犯錯,該打就打,該罵就罵,完事兒照樣砍對方。
輕則卸人一條腿,重則直接砍死。
說白了,就是護犢子,就是不要臉。
寧遠自已都承認自已的不要臉。
他從不掩飾自已的真小人。
何況世上的大多數人,都更唾棄偽君子,又當又立,自然不受人待見。
說句難聽的,浩然儒家,君子最多,偽君子也最多,圣人最多,偽圣也最多。
所以寧遠其實一直好奇蠻荒的這個周密。
在他眼中,周密此人,比不上至圣先師,比不上小夫子、亞圣、文圣,還有不少文廟的功德圣人。
諸如齊先生,國師崔瀺之類。
但又強過絕大多數的讀書人。
在某些理念之上,兩人還極為相似。
想什么來什么,托月山方向,有人縮地成寸,一步趕到此地。
寧遠扭過頭,仍舊是單手拄劍,破天荒先開了口,周先生。
一襲儒衫撫須而笑,點了點頭,直截了當道:不建議斬它,徒增是非。
惹來那位存在下界,不是什么好事。
照理來說,周密是四千年前來到蠻荒,而這頭大妖沉睡萬年,雙方并不認識,不過讀書人到底是如今的蠻荒‘軍師’,了解一些秘聞也實屬正常。
寧遠笑了笑,抖了個劍花,說道:正有此意。
只是頓了頓,他又高高揚起長劍,做出一副砍人的架勢。
所以我改了主意,準備把它打跌境。
長劍遠游,鏗鏘顫鳴,劍氣雖細小,卻令天地色變。
那頭本體為蜘蛛的龐然大物,裝死至今,再也裝不下去,一個翻身站定,幻化人形模樣。
持劍在身,大妖怒目圓睜,真以為我怕你
老子當年打過的十四境,比你見過的都多!
瞧你之前那幾劍,估計是劍氣長城人士
什么時候劍氣長城的劍修,都喜歡陰惻惻的偷襲問劍了
寧遠依舊面向周先生,只是拄劍改為握劍,沒有劍鞘,卻作拔劍之姿。
一道細小劍光憑空而起,從年輕劍修腳下開始,沿途劈開大地,直至枯瘦老人所在的那處破碎山頭。
大妖差點來不及反應,只是身子稍稍歪斜,一瞬之后,肩膀有血光綻放。
年輕人這才看向他,微笑道:你可以試試,再說一句劍氣長城。
我可以保證,即說即死。
寧遠指了指周密,他救不了你。
隨后手指偏移,指向曳落河方向,那個白澤,同樣攔不下我。
最后一指,卻是指向天幕。
哪怕是那位存在,也難以在我的手上救下你。
這話其實沒什么毛病。
無論是周密還是白澤,亦或是托月山大祖,同為十四境,都攔不住寧遠斬妖。
而那位持劍者真身,以她的境界,自然能做到,可畢竟隔著太遠。
她真要來,等她趕赴蠻荒的這會兒功夫,寧遠早就砍完了。
說白了,就像當初還在小鎮之時,寧遠以李希圣的性命逼迫陸沉一樣。
道祖能救,也有那個本事,但遠在另一座天下,速度再快,也比不上近在咫尺的劍光快。
所謂遠水解不了近渴,不外如是。
一襲青衫,大袖飄蕩,劍氣環身,懾神驚仙。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