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劍開山,寧遠沒有再繼續出劍。
長劍離開腳下,他改為御風懸停,單手持劍。
年輕人在想,要不要直接出劍斬妖。
他的這個斬妖,可不是什么問劍某某大妖。
真正意義上的屠妖,劍劍不停,無論是毫無修為的小妖,還是飛升境王座,見之斬之。
飛升境難以攔得住他,王座大妖坐鎮蠻荒自身小天地,倒是可以受他幾劍再死。
十幾頭王座,一律殺盡。
他做得到。
但他其實還想見見那個文海周密。
一路蠻荒過境,周密所設之局,在他最早看來,是為問心。
問他刑官的人性。
但時至今日,寧遠腦子再不好使,也看出了不少端倪。
他可不是一路殺過來的,認真來說,是那個周密,親自請過來的。
浩然賈生,當年走了一趟文廟,獻上太平十二策,字數不多,但大都是為人族著想。
撇開如今的蠻荒周密,在學問這方面,寧遠其實很佩服這個讀書人。
雖然是敵對,但一些理念,對方與自已,異曲同工。
就像浩然阿良,那個代替劍氣長城出戰十三之爭最后一場的劍修,昔年遠赴蠻荒練劍,也結交了劉叉這樣一個好友。
其實并不是什么多稀罕的事兒,陸芝就曾與刑官大人說過,妖族之中,也有一位女妖與她惺惺相惜。
據說董老爺子在蠻荒百年練劍之時,也有過一個紅顏知已,一人一妖,共同闖蕩多年。
所以人心復雜,妖心也差不太多。
其實天地萬族,凡是誕生靈智的玩意兒,有了思想之后,都很復雜。
倒懸山那個看守鏡面的抱劍漢子,名為張祿,就是一頭妖族。
還是兩兄妹父母的好友。
十三之爭里,父母之死的根本原因,有沒有張祿的影子,寧遠不清楚。
但只要沒查個明白,張祿就不會死。
當下抵達托月山,寧遠也只有兩種選擇。
其一,二話不說,提劍殺妖。
光陰現,劍光行,在身死之前,估摸著怎么都能把蠻荒的大半飛升境,殺個底朝天。
不是什么說大話,別的十四境可能做不到,但他能。
余斗八千載道力,都無法在短時間內處理他,可見一斑。
寧遠其實在當今人間的十四境里頭,實力只是中下,但難殺程度,極高。
一個難殺的十四境,能捅出天大的簍子。
要不然真無敵的道老二,就不會被他卸下一臂了。
這座天下,沒有十五。
蠻荒有三位老祖,眼前的托月山,就藏著那位蠻荒共主,當年老大劍仙與好友問劍之妖,境界修為,只在十五之下。
其二,浩然那邊,中土有一樓,‘鎮壓’著第二位,白澤。
十四境巔峰,遠古大妖之一,沒有出手記載,實力公認極強,合道極為特殊。
倘若只看合道方式,這個白澤,才算是蠻荒真正的老祖宗。
一句話,妖族死的越多,白澤修為越高。
寧遠要是把蠻荒所有飛升境屠戮,這個白澤,估計不是十五,也是無限逼近十五的存在。
最后一位,卻不在蠻荒,也是寧遠最想殺的一個。
大妖初升,一只挖洞的老鼠精。
蠻荒天下的那座英靈殿,就是這頭大妖刨出來的。
所以劍氣長城那邊,把它說成老鼠洞,也很是貼切。
也是早年那個典故,道祖騎牛過-->>關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