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遠法天象地,雙手握住劍柄,一劍筆直刺入仙簪城。
雪白劍氣覆蓋八方,呈圓形擴散,無妖不斬,無物不破。
甚至于,都沒爆發如何的驚天巨響,城墻被劍氣湮滅,海量妖族一觸即潰,龐大身軀瞬間消融。
像是凍結了一個冬季的蒼茫大地,終于迎來春風過境,日光所及,冰雪消融。
這是真正意義上的夷為平地。
劍氣縱橫方圓三千里,此處地界,成了一道‘平面’。
一個恍惚間,法相破碎成萬道星光,最終歸攏一處,城門樓上,年輕劍修現出身形。
這仙簪城,好生了得,方圓三千里被他的劍氣湮滅摧毀,結果下一刻,城門樓所在的這一小截,竟然直接重塑。
所以書上所的,覆水難收,破鏡重圓,放在山上之后,也不是難事。
碎磚合攏,梁柱修復,巨石壘砌,幾個眨眼而已,龐大的破損仙簪城,逐漸再次凝聚。
陸沉一步上了城門樓,與一襲青衫背劍并肩,解釋道:這枚遠古道簪非同一般,此前那老妖的三才法袍,品秩雖好,但與它相比,不值一提。
寧遠頷首問道:功德神物
陸沉點點頭。
人間天材地寶無數,凡鐵仙兵,法寶神器,種類多,用處多,既有仙劍主殺力,也有神物鎮山水。
若是按照正常的品秩去看,四把仙劍的品秩,是要低于功德神物的。
何為功德神物
浩然天下的那座中土文廟就是了。
青冥的白玉京,蓮花天下的佛國,還有坐鎮陰間冥府的那位菩薩,其手上的那串舍利佛珠。
功德在前,神物在后,所以這里面每一件,都是對人間有極大功德的,也是由造化功德演化,內蘊神靈。
小妹的那把天真仙劍,內藏劍靈,也有異曲同工之說。
至于功德這個東西,劍氣長城的劍修,只要殺過妖,都有。
不然儒家派來坐鎮劍氣長城的歷任圣人,是干嘛的
主要就是記錄劍修的功德,不過這是一樁隱秘,大多數劍修只知道戰功,不會得知功德一事。
寧遠當下的戰功,真要一一記錄在冊,恐怕只在老大劍仙之下了。
城頭斬百萬,白花屠城,劍斬仙簪城……
他的這把遠游劍,若是在這之后送往中土文廟,讓一位文廟副教主親自請下功德注入,再溫養個一兩百年,妥妥的是一把造化神劍。
當然,肯定比不上那把老劍條,造化是功德的意思,神劍也只是一種品秩稱呼而已。
但一定不會弱于任何真正的仙劍。
眼前的仙簪城,不如說……就是那一支遠古道簪。
那個人間第一位修道之士的道簪演化而成。
登天戰功,極高,自然也是極大的功德造化,而這枚道簪,雖然不及三教的那幾件神物,但好歹不比仙劍來的差。
也難怪此城萬年不破,不知多少大妖曾經試圖吞下它,可全都無功而返。
也難怪這個城主敢跟周密對著干。
大祖不出,寥寥幾位蟄伏萬年的大妖不出,想要破城,恐怕最少得有五六位王座大妖聯手,才有一線機會吃下它。
但沒轍,變數來了,來了個遭瘟的十四境劍修。
還不被蠻荒天下的大道壓勝,不破才怪。
仙簪城一點點修復歸攏,寧遠也沒繼續出劍,看向那個美貌女子。
近距離一瞧,確實姿色過人。
流蘇長裙,眉心點紅,年歲數百,面貌卻極為嬌嫩水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