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白劍光筆直劃過,似彗星拖曳著極長的雪白弧光,開天之后,眨眼間又消失不見。
西方佛國,陰間冥府。
此處不比任何一座天下來的小,位于世界最低處。
萬年之前,在那神族統御天地的時代,三界之內,天庭最高,其次冥府,最后才是人間。
除去五位至高神,其他任何神靈,包括十二位高位神,都沒有權利插手冥府事務。
而關于人間百姓對地府編纂的神話故事,有些也并非是空穴來風。
冥府真有十八層地獄,或者換一個說法,這片幽冥之地,有著十八座煉獄洞天。
萬年之前,人族的登天修士里頭,道祖代表的道門一脈,至圣先師引領的儒家子弟,兵家與劍修互為左右,聯手登天。
可佛教里的修士,拋開佛祖的話,其他登天的佛子,數量最少。
不是說佛教無人,更不是什么佛門里都是膽小如鼠之輩。
而是大部分的佛門劍仙,在登天之戰的時候,都去了陰間冥府。
人族反攻,天庭大亂之下,那位死守的至高神披甲者,也在同一時間敕令地府。
讓那冥府之主號令億萬惡鬼,以無數萬鬼幡遮蔽天光,為惡鬼開道,相助天庭的同時,更是試圖斷了人族修士的退路。
四脈劍術之一的佛門劍仙,自然當仁不讓,一個個仗劍破開輪回通道,去往世界最低處。
那一戰的佛門劍仙,收起手上佛珠,寶相不再莊嚴,而是化為一個個怒目金剛,只殺不渡。
那個時代,佛門里頭,佛祖的佛法最高,但有個菩薩,境界也不低。
這位菩薩帶領著一眾佛門劍修,劍光劍氣縱橫陰間冥府,要是半路身死,就化為一顆舍利,為同伴最后做一件事,加持法力。
生生將一座座煉獄洞天打爛,直到那最深處,也是那最后一座輪回洞天之時,這些佛子里頭,只剩下那個菩薩了。
菩薩的胸前,掛著一串珠子,手上還抓著一大把,都是死去的座下弟子。
之后天庭崩塌的消息傳來,菩薩會心一笑,人族勝了。
而看著眼前不斷有亡魂滋生的冥府,這位菩薩自此以后,再沒有離開過一步。
冥府破碎,要是不管不顧,人間死去之人,將沒有輪回。
一旦如此,亡魂逗留人間,要么被天光照射的魂飛魄散,要么化為厲鬼,長此以往,人間就會惡魂遍地,成為第二個陰間冥府。
菩薩自然不會坐視不管,以手中舍利,花費上千年,重新開辟地下冥府,打造亡魂秩序,讓后世之人,得以轉世輪回。
可神靈不滅,天庭永存,冥府也不例外,那頭世間最強的鬼道妖物,真實戰力不比披甲者弱到哪去。
而且更為難纏,世間只要還有一個亡魂,它就是徹徹底底的不死不滅。
天庭被人族封鎖之后,三教緊接著就去了冥府一趟,在那第十八座輪回洞天之下,聯手再開一道裂縫,將這鬼物鎮壓。
如今的冥府之內,有著一道道‘灰色橋梁’,一眼過去,成百上千,更深處還有不知多少。
根據世人編纂的鬼怪志異,凡人稱這些橋梁為奈何橋,說是人死之后,其鬼魂就會被接引下界。
再根據判官手上生死簿記錄的檔案,劃分所在區域,選擇其中一座渡過,轉世輪回。
其中一座橋頭,正站著一位僧人,手持佛珠,一身陳舊袈裟。
老僧忽然仰頭看向赤色天空,神色肅穆,隨后雙手合十,輕念一聲阿彌陀佛。
齊施主,如此這般-->>,又是何苦
老僧喃喃道,像是自自語。
他開始緩步行走,從橋頭一路遠離,直到七八里路之后,方才停下,轉身。
貧僧已經為小鎮六千人鋪好了路,打造了輪回渡橋,既然有了來生,何苦掙扎于前世
同一時間,東寶瓶洲上空的萬里云層。
與天齊高的萬丈法相淡淡一笑,左手一指點出,頃刻貫穿一條漆黑通道,大袖飄蕩之下,持劍橫掃。
劍身泛起一個金色文字,第二劍使出,劍光直入去往冥府的紊亂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