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宋集薪就不一樣了,臉色頓時略有變幻,一絲狠厲閃過。
寧遠朝著他微微一笑,雙手搭在廊橋邊,看架勢是要看看這對叔侄來廊橋所為何事。
宋長鏡領著宋集薪越過‘水神廟’,直接到了河邊一處,正對著廊橋底下的老劍條,也對著那塊廊橋匾額。
風生水起。
寧遠這才瞧見,宋集薪手里捧著三炷香,藩王宋長鏡從他手里接過之后,雙指在三炷香頂部輕輕捻過,香便已點燃。
面朝劍條與匾額,將香火往地上一插,磕三個響頭之后,就完事了。
宋長鏡說完,就退后一步,等著自已侄子按部就班。
宋集薪深呼吸一口氣,沒有多問,對于這位突然冒出來的叔叔,他的內心雖有諸多不解,但還是依他所照做。
趁著這個空檔,宋長鏡忽然開口道:往后只要這座廊橋還存在,無論你走到哪,每當你遭受極大挫折,或是巨大變故之際,都可以再回來,磕頭上香。
這里也是你以后的……龍興之地。
宋集薪一張臉有些發青,也不知是不是給倒春寒凍的,錦衣少年磕完了頭,看著廊橋方向,開口問道:我拜的,是廊橋,還是那條銹劍條
男人用手撫摸著腰間玉帶,搖了搖頭,三個響頭,廊橋、劍條、匾額,都有。
宋長鏡看著那處深潭,似乎不愿多說這個,指著那根老劍條道:外面的廣闊天地里,其實也有在橋下懸掛劍條的習俗。
多是銅錢劍、桃木劍等等,一般出自江湖術士之手,除了一些騙子,大多數還是有些道行的。
制作的桃木、銅錢劍,一般來說都能擋得住一次山野大蟒的入江,制作之人道行越高,劍條法力自然更強。
但以銅錢和桃木作為載體,畢竟略有不足,山蟒還好,要是蛟龍走江,至多一次之后就擋不住了。
宋集薪忽然打斷叔叔的話,這個我聽老槐樹下的老人說過,小鎮數千年來發過的所有洪水,其水位最高處,都沒有到過老劍條的劍尖。
所有就有傳,說深潭里住著一位龍王老爺,那水神廟也是因此而來。
宋長鏡嗤笑一聲,山下百姓,到底還是有眼無珠的。
說這深潭里住著一頭老龍,這說法也不是不對,但小鎮里發過的洪水,可不是這老龍幫忙鎮壓的。
男人伸手搭在宋集薪身上,不僅如此,那些洪水的源頭,估計就是這老龍打了個噴嚏而已。
宋集薪內心震動,直直看向那根老劍條。
也就是這一眼,宋集薪再一次看見了那個少年,那個扇了自已一巴掌的寧遠。
那人此時正站在廊橋中部,兩手搭在橋邊,笑瞇瞇的看著自已。
而他的正下方,就是那塊廊橋匾額,風生水起。
宋集薪驟然間臉色鐵青,胸中一股火氣幾乎無法抑制。
自已之前的三個響頭,難道是磕在了他的身上
一旁的宋長鏡察覺到侄子的異樣,也順著看了過去。
男人白袍一震,厲聲道:放肆!
.b